科研经费是如何通过层层审计监管,最终被贪腐流失的呢?记者对近期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虚列劳务费用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的宋茂强在担任北京邮电大学“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子课题的团队负责人期间,利用审批分配科研资金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以虚列劳务人员名单的方式,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资金68万元私吞,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收集发票冲账
原山东财政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57万元的49.75%。
借壳套现
原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苕溪课题”总负责人的职务便利,采用编制虚假预算、虚假发票冲账,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国拨科研经费900余万元冲账,划拨到自己实际控制的“壳公司”账户上。
制图:于海员
新闻推荐
◆1月20日至21日,在聊城市创业大学免费开设的首届微创业讲座上,主讲老师苏奕蒲就个人号基础应用、公众平台运营及微信营销运营系统等三方面的问题,对百余名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近两天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