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高考在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举行自主招生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定考生成绩,以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先在各省区进行选拔考试,择优录取,相当于高考前的预考。然后参加京师大学堂组织的统一考试。
在1912年到1937年之间,民国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即各校自己组织进行,自己命题。考题比较简单,科目少,题数也少,有的甚至只考一篇作文。除此,教育部还推行“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划定考区,统一考试。然后,一所大学牵头,召集一部分大学联合在一起招生,比如,西南联大就曾经作为牵头学校,组织各大学进行联合招生。
1938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统一高考。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全国统考很受大家欢迎,相对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它更公平;相对用八股文考试的科举来说,它更科学。那时考生和科举考试一样,要进行赶考,因为不像现在这样,每个县都设考点,当时全国只设武昌、长沙、广州、贵阳、重庆等十二个考区,考生必须到相应考区参加高考。
这一全国统考进行了4年,由于战争因素,全国统考无法进行而被迫中止。统考期间也进行“保送免试”制度,平时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可直接保送上大学。同现在保送制度不同的是,现在是少数重点中学才有资格推荐保送生,而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有资格推荐保送生。同时各大学还有“预科班”也叫做“先修班”,在预科班读书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可以免试上本校的大学。
民国的高考,也有一些逸闻趣事。1929年,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国文、英语考得不错,但数学居然吃了“鸭蛋”,总算运气好,当时校长罗家伦赏识他的才华,特准入学。据说,1917年,罗家伦报考北京大学时,数学也是零分,但作文得到主考老师胡适的欣赏,打了个满分,被破格录取了。录取钱钟书或许就是罗家伦想起了自己的往事,多少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吧!
·李喜庆·
新闻推荐
12日下午,受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贾春旺理事长委托,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顺桃来到江西宜春市人民医院,向“夺刀少年”柳艳兵颁发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证书,并看望慰问易政勇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