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之下,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总投资1.5亿元、全国最大的脱硫剂生产基地正在长清区加紧建设,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运营。“我们不但要加快科学发展,更要为济南蓝天白云做贡献。”长清区委书记王京文表示,长清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理念绝对不能丢。
近百家企业涉足环保
以山东国舜为代表,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投入环保产业,这和长清区“围绕生态立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坚持分不开。作为传统的“压力容器之乡”、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中国建筑之乡”,长清区正通过筹建省级环保产业园,引导传统企业向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和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并形成以宏达环保为代表的水污染治理、以山东国舜为代表的烟气污染治理、以冶金化工为代表的节能企业环保产业群。目前,全区已有近百家企业从事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近15亿元。抓住国家环保产业提升带来的市场机遇,今年长清环保企业产品销量将平均增长30%以上。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长清区对生态理念的坚持。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上,长清区将GDP增速目标调整为11%,与去年相比,主动下调4个百分点。“主动调低目标,为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留出空间,将更多精力放在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上,确保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区长张洪武如此解释。
生态魅力吸引企业落地
山清水秀,已成为长清人引以为豪的靓丽品牌,也是长清加速崛起的潜力所在。经专家鉴定,长清地下水中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106项水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流经崮云湖、长清湖注入黄河的北大沙河波光粼粼,吸引成群的白鹭、野鸭前来觅食。碧水清波的背后是长清区决不以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的理念和严格完善的环境管理监督机制。崮云湖街道大项目办主任王涛对此感受深刻:“前不久,刚有一家年出口创汇额300万美元的溴化物厂被我们‘撵\’出工业园区。历数这几年,得有300多家企业因为污染环境被我们拒绝入驻。”
一方面是严把环保底线,一方面是生态建设的大规模开展。长清区生态文明建设已见成效,并开始反哺经济。从泰山北麓到黄河沿岸,茶叶上山、中草药上坡、油菜花成片……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区域化打包”,2015年,
长清将建成全省首屈一指、全国一流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样板;通过山体增绿添彩,长清逐步实现城区山体绿化全覆盖。五峰山、大峰山、卧龙峪、双泉庵等省市级森林公园遍布全区。该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1.3%,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去年,该区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区,共建成316个市级生态文明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佳怡环保、香港周大福养老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借势生态经济打造宜居城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长清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汇集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创新谷,正崛起在长清区的青山碧水中,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和新兴产业聚集区的轮廓正渐趋清晰。随着清华紫光、中欧产业园、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快速推进,目前,与创新谷签订入驻合同的企业已经有200多家,有投资意向的100余家。
生态产业的发展给长清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持续向好,还有财税收入质量和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4月份长清区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得分在全市七区中排名第一。利好总是结伴而来,1-4月份,长清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亿元、增长26.4%,其中税收5.5亿元、增长30.3%,税收比重达到95%;今年财政预算安排7.8626亿元投入民生工程重点领域,占区本级预算支出的76%。亲山、近水,推窗见景、出门见绿,借助生态经济,打造宜居城区,长清的品牌价值正在绿色发展中不断攀升。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李娜)
新闻推荐
□石城客8月12日,湖南益阳南县三仙湖镇镇政府起诉县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诉讼案,在该县法院开庭。镇政府告县政府,在湖南省尚属首次。(《东南早报》8月16日)镇政府起诉县政府,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