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海关通关便利化改革、一系列金改细则落地,到最新获批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监管……上海自贸区用马不停蹄的改革节奏,表明自贸区要做的是制度改革的高地,而非寻求政策优惠的洼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是国务院方案对上海自贸区的第一个要求。让人惊喜的是,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扩大,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正在被很多地方借鉴。
在过去的半年内,上海自贸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很多措施已经获得推广: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上海自贸区率先探索的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等经验复制到全国;在上海“负面清单”制度试验半年后,国务院要求逐步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广州已发布了3705项行政职权清单并上线接受社会监督,浙江省也要求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长三角城市群则提出,以共享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为契机,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成长三角新一轮的一体化进程……
在上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各区县亦以自贸区为“坐标”,纷纷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上海黄浦区率先推出“负面清单”,着力打造更公平开放和透明的市场环境;静安区提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鼓励清单”服务模式、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在郊区松江,政府改革的“自我革命”已将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时限压缩2/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速换挡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依然存在。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更重视中长期发展,向改革要动力。上海自贸区正是这条“改革红线”上一个清晰的坐标。
当前,全国多地参与新一轮改革的热情高涨,更多改革举措有望出台,这种争当创新前沿、勇当改革先锋的氛围令人欣喜。自贸区并不是一顶“帽子”、一块“牌子”,而是体制机制创新。优惠政策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力无穷无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海自贸区会以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激活一池春水,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盘大棋上的“过河卒子”。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袁浩海淀重点小学30万,西城重点小学19万,东城重点小学16万……今年幼升小即将开始,一个隐蔽的群体蠢蠢欲动,他们就是“择校黄牛”,号称交钱就能上名校,要价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记者暗访发现,“择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