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制帽30年 老工匠难舍老店,制帽30年 老工匠难舍老店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1-26 02:46   https://www.yybnet.net/

“头戴盛锡福,脚蹬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有病宏仁堂,听戏上华乐。”短短30个字描述了青岛6家老字号曾经的辉煌景象。顺口溜中将盛锡福帽店放在第一位,它以前的地位可想而知。如今在中山路,55岁的盛秋华和一帮老工人仍在坚守着制帽的技艺。

“让顾客戴着舒适放心”

临近过年,在中山路盛锡福帽店里,不断有顾客前来买帽子。“过年了嘛,来给孩子买个帽子,也算是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来店里选购帽子的徐女士说。

眼下的生意十分红火,但在店员张大叔看来,销售情况相比过去还是天壤之别。“我在盛锡福干了42年,生意最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过年前几乎每天店里都是人挤人,销量最大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25万多顶帽子。”店里曾经的热闹景象让张大叔至今难忘。

在盛锡福帽店里,尽管营业面积有限,但店里还是专门开辟出一个空间,用来给顾客修改帽子的尺寸。记者见到盛秋华时,她正拿着一顶貂皮帽子小心翼翼地修改着。“顾客来店里买东西,就是买个舒适买个放心,所以必须得给人家改好。”盛秋华说。她一手拿针,一手拿丝线,正试图将线引入针中,“哎,真是老了,不服老不行啊,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现在这眼这么不好用。”她感慨地说,自己20来岁的时候进入盛锡福帽店,一开始就负责帽子的制作,已经和帽子打了30年交道。原本已经退休,但对这个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老店怎么也割舍不下,于是退休没多久就又回来帮忙了。

修改好后,盛秋华将帽子交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杨老先生手中。“我今年94岁了,买盛锡福的帽子少说有40多年了,别人过年换新衣服,我就喜欢买顶新帽子。”杨老先生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每年过年自己都坐车来盛锡福买帽子,现在上了年纪走不动了,他就让儿子、孙子来陪他买。

“闺女,你可得给我改好了,我可是你们家的老顾客了,从一头黑发买到了现在这一头白发。”老人笑着说。

“师傅教的标准不能变”

盛秋华说,盛锡福帽子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通常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以一顶皮帽来说,首先皮毛裁制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毛的长短粗细和倒向要一致,裁皮子的时候要用人字刀、月牙刀、梯子刀、弧形刀、鱼鳞刀5种刀配合,缝制时要顶子圆、吃头均、缝头匀,蒙皮面要缝对缝、十字平,勾扇、翻帽、串口等工序的要求也都不一样。说起自己当年学做帽子的经历,盛秋华表示想想都觉得苦,“刚干的时候还是小姑娘,针线活哪里懂那么多,更不用说裁剪了,当学徒一天下来,手上几乎没有个好地方。”盛秋华说。

机械化制作的普及、竞争对手的不断出现让盛锡福的生意遭受极大冲击,在竞争中盛锡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过去我们就卖几个样式的帽子,可你看现在店里的帽子少说也有上百种,人家都在变,我们要是不求变的话肯定会遭到淘汰,不过再怎么变,师傅教过的制帽标准不能变。”盛秋华说,“衣不差寸,毛不差寸”,不偷工减料不投机取巧,这是当时师傅教的也是现在盛锡福帽店坚持的制帽标准。

记者 王晓先 于滈 摄影报道

新闻内存

盛锡福帽店创办于1911年。创办人刘锡三,山东省掖县沙河镇人,“盛”取买卖兴盛之意,“锡”和“福”均取自刘锡三的大号和乳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青岛和武汉等地设立20多家分店。

新闻推荐

205个整治项目完成 包括园林绿化提升、山体和石坑恢复、整治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等,205个整治项目完成 包括园林绿化提升、山体和石坑恢复、整治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

世园周边环境更美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制帽30年 老工匠难舍老店,制帽30年 老工匠难舍老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