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宝静
本报讯(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张鸣 付来涛)商河通过挖掘地热资源、生态环境、农业优势以及文化底蕴,以温泉开发为切入点,带动现代农业、传统工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旅游与三次产业的融合。
商河将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观光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拓宽园区功能。目前,该县已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乡村绿洲两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4个都市农业园区以及12个市级特色品牌基地。另外,畜牧养殖循环示范园和雅娟高科两个现代畜牧园区正在建设中,将打造成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
近两年来,商河先后举办了桂芬御果贡梨采摘文化节、珍珠红西瓜采摘文化节、金杏采摘节等旅游节事活动,
极大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餐饮以及土特产销售,吸引了众多省城及周边游客前来,当地群众切实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实惠。据了解,该县已建成农家乐80余家,其中省级星级农家乐23家,打造了贾庄镇、南庞村等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商河温泉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该县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商河老粗布又叫土布,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商河充分挖掘这一传统制造工艺,并逐步形成了以安琦、织娘等企业为龙头的粗布纺织加工产业,所生产的粗布产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另外,商河今朝酒以及糖酥火烧、马蹄烧饼等多种特色名优小吃和地方特产也被不少游客津津乐道。该县正在对传统制造工艺做进一步开发,发展以参观制造流程、体验制作过程为特色的工业旅游。
商河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鼓子秧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商河旅游的主打品牌之一。目前,商河鼓子秧歌专业演出队伍已增至10余家,专业演出人员近千人,先后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十艺节等国内大型演出,并多次赴国外表演。在省、市大型旅游节事活动中,鼓子秧歌常被作为活跃氛围的重头戏融入其中。该县也先后多次举办鼓子秧歌节和非遗展演等活动,将鼓子秧歌打造成旅游活动中的特色品牌。
在旅游融合发展道路上商河已取得累累硕果,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农村传统服务业正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初步向着集城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型、休闲农庄型、文化体验型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业方向发展,“泡温泉、享生态、乐采摘、赏民俗”已成为商河旅游的特色品牌,旅游业正成为商河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商河经济升级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闻推荐
作者:刘媛媛本报4月24日讯(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夏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双山街道把活动开到企业,积极征求企业意见,倾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发展。送政策,切实服务企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