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专(记者 仇逸 俞菀) “太恐怖!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近日,一则宣称是复旦专家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该消息称,“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几乎无逆转可能。”对此,该项目负责人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予以澄清:“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过于夸大其词”。
宋伟民说,该研究项目是“关于两种止咳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大气PM2.5对呼吸道毒作用研究”,研究中用“PM2.5配置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对大鼠进行染毒实验,这种方法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暴露方式完全不同于人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且进行这项实验时,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中的PM2.5的量远远超过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量。
据悉,研究结果主要是为了证明两种止咳药对PM2.5气管滴注暴露所致的大鼠肺损伤有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实验也只是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后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反映肺损伤的指标有限,更不是临床试验,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触PM2.5后的实际情况。
宋伟民说,更重要的是,每只大鼠体重约0.2公斤,以实验的肺滴注染毒剂量,如果按照60公斤体重的人暴露量计算,相当于每人滴注2400毫克。气管滴注基本上能完全进入肺,与人呼吸污染空气进入情况不同。通过呼吸进入到体内的PM2.5,有一部分会随呼出气排出体外和沉积在呼吸道其他部位,一般PM2.5的沉积率为20%,照此计算,2400毫克PM2.5要有12000毫克PM2.5吸入,才能沉积到肺内。如果按PM2.5严重污染的0.5毫克/立方米空气来呼吸,需要呼吸6000立方米的空气,而且是在6天内分三次呼吸完,对人而言,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新闻推荐
群众认真听快板书表演。“三中全会人人夸,指明方向好规划,全会精神是明灯,制度改革现代化,全党全民齐奋斗,美化祖国大中华。政治建设要抓好,思想建设要常抓,组织建设是关键,文化建设任务大,生态建设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