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藕脆又鲜,五李的西葫真挣钱……”4月5日,陵县老北京生态园文化大棚里鼓乐声声,热闹非凡,来自陵城镇东方艺术团的演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夸陵县》语言诙谐、动作夸张,不时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陵城镇东方艺术团是一支民间草根团队,他们把党的惠民政策融入节目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倡树文明新风,成为陵县一道美丽的风景。
“既能娱乐身心又能促进和谐。 ”艺术团团长冯双兰说。今年55岁的她,是该镇马厂街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 2011年初,热爱文艺的冯双兰决定创办艺术团,消息一传开,社区的文艺爱好者纷纷前来咨询,当天就有20多人登记报名。有了人员,冯双兰开始琢磨场地、乐器、服装、道具等难题怎么解决。这时,陵城镇政府出资5000元作其活动经费,她的女儿自掏腰包置办演出服装,她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把老家的房子腾出来作活动场地……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东方艺术团就正式成立了。
艺术团成立以后,冯双兰带着演员们把党的惠民政策、计划生育知识和各村的好人好事精心排练成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从社区演到机关,再演到敬老院,目前已免费演出60余场,观众达到1.1万余人次。她们曾多次代表陵城镇参加市、县组织的比赛,三句半《三农政策就是好》还获得过全市舞台类节目二等奖。
去年,陵县农民艺术节期间,冯双兰接到镇文化站要求准备节目的通知后,立即组织演员编排节目。在排练中意外受伤的她,躺在病床上却时刻惦记着正在排练的节目,半个月后,终于盼到出院的冯双兰第一时间又站在了排练场上。她说:“作为带头人,只要我们表演的节目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再苦再累都值得。 ”如今,在她的带领下,艺术团日益壮大,现已有演员7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
“其实,我们活动的目的就是寻找快乐、收获健康。”冯双兰说。艺术团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但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她们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以优美的舞姿、整齐的动作,描绘着晚年的美好生活。
□任相国 蒙昌文 宋连鹏
新闻推荐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