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再出雷人新政——“控制房地产利润在10%左右”,此项被称为“限利令”的地方楼市政策,引起业界一片哗然,调侃、揶揄、嘲讽,舆论几乎一边倒。
诚然,此项新政的初衷是平稳房价,抑制行业暴利,为购房者造福,也符合当前的楼市调整的整体思路。但是,任何政策的出台,首先必须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就会沦为一纸空谈,贻笑大方。
在陕西的这纸“限利令”中,如果说土地成本、开发成本、销售税金还勉强属于可测算范围,那么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项则完全属于“测不准原理”。既然成本中有多项无法准确测算,那么“10%左右”的利润又如何控制呢?笔者并不担心某些“砖家”忧虑的“楼歪歪”、“楼倒倒”(开发商为控制成本而降低房屋质量),毕竟还有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在监管。只是在这些“测不准”的成本项中,会不会助长虚报、浮夸的呢?
自从楼市宏观调控以来,“限字号”的政策就一个接一个,都被当作调控利器来使用。从“限价”、“双限”、“限贷”、“限购”,到前些时候杭州的“限溢”(土地价格溢价率不超过49%),再到现在陕西的“限利”,各个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其实,在所有这些“限字号”政策中,也就只有“限购令”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让中国楼市这匹不羁的野马稍作驯服。
透过“限字号”的表面,我们更该看到的是,所有这些政策,都是在利用行政这只“有形的手”干预楼市。不可否认,在市场“无形的手”失灵阶段,行政干预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市场始终是市场,尤其是房地产这样关联度很广的行业,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无法替代。
有道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各施其职,各得其所,方是正道。
在国内,房地产作为热门话题,恐怕三五年内无法改变,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满池波澜。置身其中的升斗小民,要想淡定从容,只怕也难。
不知事事成竹在胸的狄大人,面对“限利令”的登场,是否依然信心满满:“元芳,这事你怎么看?”
(贾清万)
新闻推荐
记者26日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纪委获悉,针对网络24日传播的《价值2亿余元的国有煤矿卖了37.5万元》的报道,该县已于25日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核实。忻州市也派出督查组进驻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