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奠基仪式29日在北京怀柔举行。记者从此间获悉,该项目由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十年时间内将在全国建设100家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以此模式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智能化养老在国际上是流行趋势,但是在我国目前处于空白阶段,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初步建成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朱勇说,全国老龄办推动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就是为了把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业,提高养老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我们准备在全国逐步推行智能化养老的实验基地建设,成熟一个批准一个建设一个,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制定标准和实施方案,智能化的实施方案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有一套东西,通过我们的实验基地积累经验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全国首家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由北京康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86115平方米。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养生颐养、健康延寿、快乐享年、人性智能化等几大板块,突出以人为本、整体智能化平台、管家式服务、医疗联动绿色通道等特点,全力打造满足各类老年人群需要的首善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朱勇在随后举行的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介绍,所谓智能化养老,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系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适用条件的不同,应用于不同范围和不同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朱勇说,以服务对象为例,可以面向老年群体提供共性化的养老服务,比如物业管理、康乐活动、教育服务等;还可以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比如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朱勇表示,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在全国开展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目的是探索模式,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切实抓好加强规范管理、积极试点、深入研究等工作。
当前,重点是开展智能化养老机构和智能化老年宜居社区两类实验基地的试点,尤其是智能化老年宜居社区社会需求大、市场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大,要作为重点来抓。同时,要与国外养老机构开展互动交流,学习吸纳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试点水平。
(综合新华社、中广网)
新闻推荐
涪城:民生工程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1-9月,54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30个项目即将“收官”
本报讯截止9月30日,涪城区2012年涉及的九大民生工程中,实际实施的84个省、市项目进展迅速,54个项目完成进度达到或超过100%,30个项目即将完成。民生为大,民生优先。区委、区政府一直把改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