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次地震演习,当地震来临时,“躲桌下、跑楼下”已经成为云南省彝良县第一高级中学绝大部分师生的条件反射。
“当时没想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结果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操场。”16岁的女生张安辉说。
9日下午,戴着小红帽、胸别团徽的张安辉正同伙伴们在操场一排排的蓝色帐篷旁打扫卫生。附近,许多学生正忙着在帐篷内搭建床铺。学校广播里正在播放地震防震知识。
操场一侧的主席台上,223班语文老师罗方剑正和其他十几名老师一起在地铺上或坐或躺。“我们晚上还要执勤,休息一小会儿。”罗方剑说。
这个中学按班级成立的先后进行命名,目前的班级是从200班到268班,有学生4720名,教师和行政人员200余名。
9月7日,这些学生在第一次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空地,无一人受伤。
学校政教主任季兴毅说:“当时我正在5楼教室的悬挂黑板上写物理题,突然黑板摇晃起来,接着整个教室左右大幅摇摆,茶杯甩出讲台摔得粉碎。我使劲扶着讲台,喊‘快蹲下\’,下意识往讲台下躲……大概过了5秒钟,不晃了,我就喊‘快跑\’!”
于是,前三排学生从前门跑出,后四排学生从后门跑出。接着走廊上传来其他老师的声音——“快点……慢点……注意点”。215班有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班主任陶绍春说:“他被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和其他两位同学扶着下来了。”
就这样,地震来临时,所有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桌下躲,第二反应就是往操场集合。
操场分成3块较大的区域,又由3个班组成一个单位集合,学生到指定的地方集合。
全校地震应急演习每年两次。季兴毅说,近年是5月12日一次,新生军训结束一次。“结果是,地震来了,我们做到了,连一个脚扭伤的师生也没有。”
新华社云南彝良9月9日电
新闻推荐
9月10日,孩子们在洛泽河小学安置点内玩耍。当日,记者从贵州威宁灾区进入云南彝良地震重灾区,并横跨彝良地震灾情最重的洛泽河镇沿线5公里左右的区域,用镜头记录了这里的场景。由于余震不断,沿途山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