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又处于关键时期。“稳增长”究竟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经济增长是否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楼市调控的平衡?
未改楼市基本面
自5月份以来,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加,个别城市高价地再度出现。截至二季度末,我国房地产贷款季度环比增长在连续八个季度回落后首次回升。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政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凡此种种,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发生改变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说,从监测情况来看,最近一段时间,个别城市一些优质地块受投资者追捧,但这些高价地不能构成市场全面回暖的基础,大幅溢价、地王频现的市场基本面并不存在。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的13个典型城市在前8个月,土地出让金同比下调39.3%,特别是一线城市土地收入锐减。
“控楼市”调结构并举
一提“稳增长”,市场预期就看涨楼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经济增长的确存在紧密联系。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坦言:“房地产的主动调控在短期来讲确实是一定程度上今年增长速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地产调控更有利于国民经济更持续健康地发展,特别是对防止房地产泡沫化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冲击很有好处。”
今年我国把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7.5%,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这已经为房地产调控留出了空间,体现了中央政府坚持楼市调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心。”
而就房地产市场调控本身而言,大幅度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保障房的供应,既是稳定房价、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重要支撑,同样有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应建调控长效机制
如何实现稳增长与楼市调控之间的平衡呢?专家表示,从楼市调控来说,一方面要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增加住房有效供应,满足群众自住需求。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差别化房贷政策,在开发贷款方面,要加大对保障房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高端房产开发的控制;在购房贷款方面,对第一套自主性购房给予政策性贷款优惠,而对投机性和投资性住房予以严格控制。
另外,在加快普通商品房供应的同时,已建成的保障房要尽快投入市场。瑞银中国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在经济尤其是外需仍然面临一定程度下行风险的情况下,保障房始终是政府支撑经济增长的“利器”。
从长效机制来看,改变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消除“土地财政”魔咒,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加快推进房产税试点,从制度入手推动楼市调控走出“调调涨涨”的怪圈,最终一定会实现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中央强调,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