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南海里的那些趣事,中南海里的那些趣事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2-09-07 01:58   https://www.yybnet.net/

除“四害”运动

当时的“四害”,是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灭蝇运动

中南海最初的灭蝇运动,是每人发一把铁纱苍蝇拍。一到休息时间,西楼的人们就到楼外草坪上去打苍蝇。春季,苍蝇刚活跃起来,比较好打。灭蝇的人各持一个纸盒子或是空火柴盒,每打死一只苍蝇,就拣起来装到盒子里。每晚提着纸盒找管卫生的人报数,管卫生的人再统计上报,然后苍蝇就被集中火化。后来,因这样的统计方法不卫生,就不必再收集死苍蝇了,每人只要报个数,统计上报即可。

春天的中午,在暖烘烘的阳光下,蹲在草坪上打苍蝇,既休息,又灭蝇,还能进行充分的日光浴。孩子们也在大人的宣传下,拿起了苍蝇拍,有空就满院子找苍蝇打。一个春天下来,每个单位都能消灭几万到十几万只苍蝇。

灭蚊与灭鼠

灭蚊的行动,不像灭蝇那样各自为战,而通常是集体进行。一方面是大家动手,铲除杂草,填平户外的脏水坑,使孑孓没有孳生的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喷洒和燃烧药物熏蚊子。熏蚊子是划片由各单位分工负责,在统一时间里点燃“666”粉剂。

因为是长年不太住人的老房子,又多是地板地,所以中南海里老鼠不少。旧房子里的老鼠,还钻进后来新盖的楼房里,刘少奇就曾在自家居住的西楼甲楼里,亲自捉到过一只老鼠。

灭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撒药毒杀。这项工作进行了好多年,每年春秋季节,都由机关里发鼠药。还有专人指导用药方法,各单位都动手,把药撒在办公室、库房和宿舍的隐蔽角落。撒药后,要把存水和盛食品的器具都盖好,不能让吃了药的老鼠喝到水、吃到食物,使之尽快死亡,也避免人中毒。最初撒药毒鼠效果明显,一两天后,到处可见死老鼠。

敲锣打鼓灭麻雀

1950年代中期,各地开始有麻雀祸害庄稼的说法。北京市曾提出“苦战三天,彻底消灭麻雀”的口号。口号一出,北京市民统一行动,停工停业,人人上阵,对麻雀进行全面围剿。方法是以各种器具轰打麻雀,使麻雀不停地飞,无法落地和吃到食物,最后累裂了肺而死掉。

这一天清晨7点钟,四处敲锣打鼓放鞭炮声和人们的叫喊声,就传进了中南海。中南海里没有那么多锣鼓和鞭炮,也不能老靠嘴喊,就学着外边的人,找来自家的脸盆敲打起来。落在远处的麻雀,就用 “二踢脚”对着它们轰,或拿汽枪打。开始两个小时,参加者们觉得很有趣,也很兴奋,大家戏闹着,轰赶着。谁要有放汽枪和爆竹的瘾,也可尽情地多放几下,敲打脸盆和呼喊也挺有劲。

等到将近中午时,多数人累得口干舌燥,再也不想多说话了。但有麻雀飞过来时,还是拼力轰赶。中午轮流吃饭,以使麻雀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中南海的许多孩子,都加入了大人的队伍。男孩子们更灵活,有的爬到了树上,有的爬上了房顶;女孩子们多拿起脸盆,从自家的院里敲到了院外。也许是由于生活在中南海常常要考虑种种规矩,几乎没有这样毫无拘束、淋漓酣畅地纵情过,所以孩子们都异常亢奋。

陈毅的女儿陈珊珊回忆当时的情景:麻雀已经在视野里消逝了,可孩子们还是那样兴致勃勃敲着脸盆。男孩们则赖在房顶树上不愿下来,也可以在大人面前公开使用平时不许玩的弹弓了,偶尔有飞动的鸟掠过,便马上瞄准射击。

这样整整忙了一天,各单位清点武器,准备的鞭炮和汽枪子弹,都消耗完了,有的人的脸盆已被敲破。到了晚上,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在先农坛、天坛围歼麻雀的镜头,死麻雀装满了几大卡车。 王凡

“炒钢”轶事

在1958年,中央办公厅成立的炼钢指挥部,就设在中直党委。中南海里的中办各单位,都有一名干部任炼钢负责人。秘书室的土炼钢炉建在来福堂东、居仁堂西的甬道边。机要室建的土炉子最像模像样,号称“钢铁厂”,建在了西楼西墙外,机要室的主任叶子龙亲自挂帅当“厂长”。

中南海里所有人都有很高的热情,但对炼钢实在是一窍不通。首先是不会建炼钢炉,所有的炉子中心就是一个坩埚,放入焦炭和碎铁,外面用耐火砖包上,在里面点火冶炼。坩埚很贵,因为叶子龙方方面面的人都熟悉,是他通过关系搞来的。焦炭点着后,火力不够,烧不红铁块,人们就轮流抱着铁管子用嘴吹火,根本无济于事;又请木工做了木风箱装上,由几个人轮流拉风箱。总算把废铁烧红了,但还是达不到熔化的温度,怎么也炼不成钢。

后来,秘书室的人在静谷的旧院落寻找废铁时,翻出了一台8马力的旧鼓风机,搬到了土炼钢炉前吹,焦炭和废铁块渐渐被烧得白亮亮的了。人们仿佛看到了希望,所有的单位都设法找来鼓风机,几处有土炼钢炉的地方,昼夜呜呜地响。一些住在中南海里的首长,被吵得难以工作和休息,但为了大局,首长也只好自己克服克服了。

火一烧起来就不能灭,要直到一炉钢炼出来,24小时不能离人。为了方便炼钢,秘书室的人在怀仁堂前,用苫布搭了个大棚子,刚从土炼钢炉倒班下来的人,就在这里休息,家都顾不上回。秘书室的干部就这么炼了10多天,可一斤合格钢也没炼出来。请来懂行的人指导,来人看了看,说这样根本炼不出钢,只能炒钢。

在来人的指导下,改造了炉子,就开始了炒钢。炒钢是把砸碎的铁料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放入炉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人们就手持钢钎来回翻搅,使炭渗到铁里,实现铁到钢的转化。后来中南海里各单位大都是变炼钢为炒钢。 “我们炒出钢来了。 ”中南海里的各单位纷纷向中办炼钢指挥部报捷。指挥部通知各单位,合格的钢由国家收购。秘书室的成绩不小,炼出的小钢锭卖了500多元钱。

钓鱼故事

中南海里鱼多,有鱼就有垂钓的趣事。

刘少奇、朱德,都有在中南海垂钓的照片,但他们好像还称不上有此嗜好,只是偶尔换一种休息的方式。倒是中南海外的几位老帅,特别爱钓鱼。他们住得离中南海不远,中南海里又比较清净,就常常到中南海里来垂钓。住在国务院这边的孩子,看到来钓过鱼的老帅有聂荣臻、贺龙,还有叶剑英。

聂荣臻来的次数多,钓鱼的水平也不错。他钓上来的鱼也不拿走,而是摘下钩,把鱼又放回海里。钓鱼水平最高的,大概要算贺龙,他有时在钓完之后,也把鱼通通放掉。

据陈晓鲁回忆,他父亲陈毅在中南海钓鱼的瘾头,还是被叶剑英勾起来的。有一次,叶剑英给陈毅送来好几条大鱼,说是在中南海里钓的。陈毅听说是中南海里钓的,顿时来了精神:“我也去钓他几条。 ”

一个星期天早晨,他提着钓鱼竿儿就到海边钓鱼去了。但是陈晓鲁说他爸爸钓鱼的技术“实属下乘,主要是没那个耐性。”那天他去钓鱼,在一个地方坐了5分钟,见没鱼上钩,就说:“这个地方不行,恐怕没有鱼。 ”就换了个地方。约莫呆了10分钟,他又急了:“怎么还不上钩呢?”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他挪了四五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终于不耐烦了,对司机李师傅说:“请你帮我看着竿儿吧,我还是下棋去。 ”

毛泽东拖人下水

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最初时间并不确定,有时大家在游的时候,他就来了;也有时大家都退场后,他才来游。那时。毛泽东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多一些。

在一般的情况下,游泳的人们看到毛泽东下水后,通常会在池中让出一块空间或坐在池边观看毛泽东在池中自由地戏水。

每当出现这一情景,毛泽东往往不太高兴,挥动着双手,招呼大家:“这么大一个池子,就是让大家一块儿游的嘛!一两个人游有什么意思啊!人多才有意思嘛! ”如果大家还不动,他就会突然游到岸边施人下水。如果被他拖的人掉入水中,他就会开心地哈哈大笑。

进入池子里的人多了,毛泽东还会和人家一起戏水说上几句话。小孩子们的情绪也被毛泽东的催促撩拨起来了,组织跑到跳台上,接二连三地为毛泽东表演跳水。也不记得从何时起游泳池的管理员得知毛泽东要来游泳,就要进行清场了。游泳的机关干部们一听管理员招呼,就都上岸更衣离开游泳池。

不过,孩子们没有大人的顾忌和拘谨,常常不理会管理员要求退场的招呼。有时管理人员告诉孩子们毛主席来了,赶快退场。可孩子们却想出各种伎俩,跟管理员周旋。

管理员清场一般是到游泳池边摇手铃。比较喜欢搞出点恶作剧的男孩子,就对管理员说:叔叔,我们帮你摇。可当他们拿到手铃后,却噗通噗通跳进水里。管理员追到浅水区,他们就逃到深水区;管理员追到深水区,他们又逃到浅水区,或者几个人传来递去。管理员对这些孩子是急不得也恼不得。

常常是正这样闹着闹着,毛泽东就从他的更衣室里走出来了。孩子们都知道。只要坚持到这一刻,管理员便无计可施了。

毛泽东看到池中的孩子们,通常会微笑着说上几句话,要孩子们跳水、游泳。孩子们通常也会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走上跳台或跃入水中竭尽全力地展示各自的水中特长。

新闻推荐

山西阳曲发现千尊古代石佛,山西阳曲发现千尊古代石佛

神州扫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南海里的那些趣事,中南海里的那些趣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