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北川平武采访时发现,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孩子考起大学虽然是一件喜事,然而不菲的学费却让家人发愁。令人欣喜的是,在各方的关爱下,这些贫困学子终于圆了大学梦。
11日中午,记者来到北川石椅羌寨的餐厅,看到身着羌族服装的母鑫义正忙着给客人倒茶、端菜。母鑫义告诉记者,为了能上大学,她专门利用暑假来打工挣学费。前几天,母鑫义收到成都医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全家都很高兴,然而8000多元的学费却难住了她。
据了解,母鑫义家住北川桂溪乡凤凰村,在“5·12”大地震中房屋被毁、哥哥遇难。虽然重建了新房,但家里也因此债台高筑。母鑫义在北川中学读书时,得到爱心基金会的帮助,每年有2500元的救助金。靠着这笔微不足道的钱,她读完高中并考上大学。前不久,她父亲到北川惠民中心,帮她申请了“金秋助学”,可以拿到2500元的补助金,加上她打工赚的2000元,离8000元还差些,她打算向亲友再借一点,这样,终于可以圆大学梦了。
18岁的地震孤女母东煜今年也以560分的成绩,被四川大学医学技术专业录取。母东煜说:“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父母从小对我很好,现在,亲友、老师对我也很好,小姑对我更如亲身女儿一样。”母东煜上高中时,每月可以得到600元的地震孤儿救助金,小姑也经常给她钱,但她非常节俭,省下的钱等放假回擂鼓老家时,买补品给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高考结束后,年满18岁的母东煜将不再享有未成年孤儿生活补助。困难时刻,她幸运地成为2012年度四川慈善·福彩第八届“放飞梦想·托起四川希望的明天”帮困助学活动资助对象。
前不久成为孤儿的李林,终于收到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李林家住平武徐塘羌族乡油扎村,两年前,他的母亲病逝,李林高考后,父亲出车祸遇难。艰难时刻,经市慈善总会的推荐和努力,李林特批成为浙江“四个一万”——万向慈善基金会的受助对象。
据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赵勇介绍,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慈善总会已筹资40余万元,将帮助120名大一新生上大学。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高溪)
新闻推荐
整合资源铸合力 创新机制促发展——安县“多元化”投入助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黄小山本报记者钟述强行走在绵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禁不住眼前一亮:红武村5000亩水果基地里梨子、鲜桃个大汁多,让人垂涎;西明村2000亩香草玫瑰园里,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方碑村20000亩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