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安县黄土镇方碑村。一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宽敞畅通的水泥路,装饰一新的路灯,大气的广场。
安县黄土镇方碑村依托“一帮一”,依靠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昔日的重灾村变成富裕村,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75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8616元,被评选为“灾后最美丽乡村”全省第二名,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典范。
灾后重建中,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等人带来了后来称之为方碑村经验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一帮一”援助模式——通过无息借款,帮助村民解决了重建房屋的资金缺口。
至2010年底,“一帮一”活动共向方碑村借款300余万元,帮助近200户村民实现了永久性住房重建,而村民则如期诚信还款。与此同时,“一帮一”活动还把援助范围扩展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同年底,安县又在方碑村投入资金,并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方碑村因此得到迅猛发展。
如今的方碑村,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各家各户。整齐排列在村组道路两侧的民房,均是两层小楼外加门前种有花草的院落。在方碑村村委会背后,300多亩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田野上,这就是方碑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进入8月,茄子、辣椒等蔬菜已经进入收获的最后季节,部分村民已经开始整地,准备种植秋菜。
记者见到了正在侍弄苦瓜的方碑村村支书李付军。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建设蔬菜大棚时,不少村民担心投资太多见不到效益。他便带头先试验了几棚,大家见到效益了,都跟着干。后来,镇里通过多方协调,先后在棚区架上了电,修通了路,扶植大棚菜建设,从而让村民为建设大棚吃上了定心丸。
在村民李学申的蔬菜地里,“土专家”刘高明正在给他介绍秋黄瓜的管理技术。他随手摘下一个黄瓜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种植的无公害黄瓜,没有使用任何农药,目前已被种植户推广种植,深受消费者喜爱。”
方碑村今年利用绵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契机,在发展大棚蔬菜的同时,还积极鼓励、扶持村民发展养殖业,大胆启用党员致富能人带头,采取科技示范典型,带动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建设了10个生猪养殖小区和2个樱桃谷鸭养殖小区。
搞了多年种鸭养殖的村民陈兴顺告诉记者,以前单打独斗,每遇市场变化就提心吊胆,是亏是赚心里没有底,规模也就百十只。自从加入方碑种鸭合作社以后,有了养殖技术和畅通的销售渠道支持,他的养殖规模连年刷新,今年的种鸭养殖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只,预计收入将超过20万元。
在陈兴顺家,记者还见识了他家的大沼气池。“这东西好,既环保又卫生。”陈兴顺说,如今煮饭用沼气,厨房里不见一丝烟尘不说,一年还节约了上千元的燃料费。“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改变了,环保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方碑村,广场上早晚全是跳舞的村民,赌博、邻里纠纷也几乎绝迹。”黄土镇党委书记刘辉说。
(周全宏 黄小山 本报记者 钟述强)
新闻推荐
孙楠经纪公司近日公布孙楠与买红妹的离婚协议,协议内容显示:孙楠给买红妹及子女留下了巨额财产,其中有五处房产(含两套别墅)和三千万现金。另外,孙楠还在离婚后每年支付近100万元的子女生活费,“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