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福 本报记者 张伟
“斑马线、廉政线,都是家庭幸福线”;“少一点不必要的应酬,多一点时间同亲人团聚”……
当你走进涪城区大大小小的机关单位院落和办公场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幅幅装裱上墙的廉政字画、警句和格言。
不仅如此,廉政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大院、廉政书屋和廉政文化墙等,遍布全区各机关、乡镇(街道)、村(居)。
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医院、进景区,以“八进”活动为载体,涪城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廉政文化气息。
创新形式,“尊廉、尚廉、想廉、要廉”氛围浓
每年在小桥村举办的乡村旅游节“牛王会”上,都有精彩的雄狮表演。精彩的雄狮表演造型谢幕时,“德如春风、品似白玉”、“廉洁自律、幸福一生”等廉政标语总是十分抢眼。
龙门镇把廉政文化融入该镇的“龙文化、孝文化、牛文化、农耕文化、三国文化”资源,广大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沐浴着廉政文化的徐徐春风。
不断创新形式,力求不同的区域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各具特色,这是涪城区营造尊廉、尚廉、想廉、要廉良好氛围的创新举措。
结合该区“一区三组团”总体布局,去年以来,该区在城北组团,投入20万元打造了铁牛街社区100米社区文化长廊,设立了龙门镇大型廉政公益宣传牌;在城南组团,金峰镇村级组织阵地、十里蔬菜长廊、金环线等人流量大的显要位置张贴上了廉政警示牌、宣传画,将廉政文化融于基层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石塘镇、地税局、国税局电子屏幕常年滚动宣传廉政文化知识,并及时更换内容。在中心城区,建立了廉政警示宣传牌,标语温馨朴实、贴近生活、易于接受,以廉政“三字经”为特色的三里社区廉政文化墙,引得十里八乡市民群众争相前来观看。
对重点对象,在重点时间段,该区还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奉上“廉政餐”。经常组织领导干部收看反腐倡廉电教片,逢年过节采取寄发廉政信函、发送廉政短信等活动,增强领导干部的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向297个两新组织负责人寄发“廉洁诚信倡议书”,促使两新组织负责人树立依法经营、廉洁从业、诚实守信的观念;在各村居建立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等“两栏”,对经常性的公开内容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重大事项及时公开……
多管齐下,“宣廉、思廉、导廉、督廉、助廉”有实效
每半年开展一次以“每日学一句,清廉记在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村,警句格言促廉”宣传月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安装“协同通讯”软件,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向全体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
在农村党组织中深入开展的各项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是涪城区“宣廉、思廉、导廉、督廉、助廉”见成效系统工程的一个缩影。
教育宣廉,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导性。该区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思想建设,建立了一支廉政文化宣传队伍,组建了有160余人的社区廉政文化活动宣传队,设置了廉政文化书柜,存放廉政书报、党纪法规宣传资料、廉政典型人物事迹资料等200余万册,建设了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先后有铁牛街社区、绵州社区、龙门镇小桥村被市委授予廉政文化示范单位。
读书思廉,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渗透性。读廉书,区委规定每位干部每年必须阅读一本以上的廉政书籍,培养个人政治信念和宗旨意识;荐廉文,引导党员干部通过搜集、推荐好书、廉文并进行交流、讨论,增强互动;思廉政,组织党员干部通过撰写读书心得,谈感想、谈体会、谈收获;查廉行,要求围绕学廉、思廉、崇廉、守廉等内容,通过开展自评自查、对比分析等活动,反思自身在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时刻警示和勉励自己;读廉句,区委、区政府利用会前讲法、讲纪和网络平台,经常性宣传党纪政纪条规。
典型导廉,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御营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易德顺、铁牛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谭春容、绵州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汝萍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先进工作者”、“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该区充分挖掘、积极提炼身边的勤政廉政方面的典型事迹,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学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同时,组织全区各单位领导干部阅读收看《忏悔录》、《滑向深渊》、《蜕变与悔悟》等,使党员干部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该区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各种先进典型报告会,拍摄了《社区廉政结硕果》、《贪婪·囹圄》等反映涪城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片及警示教育电教片。
谈话督廉,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性。该区坚持立足源头,狠抓制度延伸,采取集体谈话与个人谈话相结合、训诫谈话与书面训诫相结合、训诫谈话与警示教育大会相结合方式,不断规范和完善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近年来,全区警示训诫党员干部55人,其中警示提醒72人,诫勉督导19人,训诫纠错34人,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党员干部。
家庭助廉,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家庭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定期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向家属们通报工作情况,引导干部家属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进行监督,当好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组织全区干部唱廉政歌曲,举办廉政歌曲大合唱,从领导到职工,从机关到基层,人人参与,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置身于“讲原则、树正气、知荣辱、明是非”的浓厚氛围。
探索机制,“学廉、思廉、崇廉、守廉”成自觉
人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要让“学廉、思廉、崇廉、守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为了让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土壤更加深厚,该区加强引导,探索建立了“三个机制”。
建培训机制,为群众廉政文化活动添后劲。为培养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引导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该区重抓培训引导工作,组织指导区文化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排练计划及演出计划,并把廉政文化纳入教学内容,每年开办两期为时五个月的培训班,坚持每周三、周五定时对群众文化骨干进行音乐、舞蹈专业培训。学员们学成结业后回到农村、社区,积极带领农村、社区文化爱好者开展包括廉政文化内容的文艺活动。目前,全区12个乡镇47个社区都有至少一支业余文艺活动队伍。
建管理机制,让群众廉政文化活动上轨道。该区发展了21个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网点,建立了4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形成由区文影局、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四位一体的社区群众文化管理网络。结合“八进”活动,该区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组建了以涪城区中老年艺术团为中心和区少儿艺术团为核心、五个街道办事处老年大学为骨架、47个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的群众廉政文化活动网络,季度召开一次文化专干例会,全区群众廉政文化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建激励机制,促群众廉政文化活动上台阶。区委将群众廉政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列入了双文明考核内容,每年评选出10名优秀群众廉政文化活动组织者和10名优秀群众廉政文化活动表演者,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近两年,先后有8名宣传委员、2名文化专干在群众廉政文化中成绩突出,得到提拔或重用。在这批优秀群众廉政文化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下,如今,该区群众廉政文化工作如火如荼,已经成为文化名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新闻推荐
从去年1月到今年4月这1年多的时间里,位于杭州市天目山路一家小小的复印店里,有位女顾客每个月都要来办个特殊的业务——改化验单。女顾客每次拿来的化验单,都是浙医一院的。即便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