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海南赴南沙渔船船队返回三亚,全程历时18天,总航程超过1765海里,船只30艘。
29日6时50分,29艘140吨以上的钢制船依次抵达三亚附近海域停泊。随着综合补给船“琼三亚F8168”船在码头深水区抛锚的声音响起,此次30艘渔船赴南沙作业行动告一段落。
船队自7月12日出发,先后抵达南沙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等岛礁,并在上述区域进行试捕作业,并对岛礁周边鱼群资源进行了探测,积累了较多外海捕捞资料。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在船队返回三亚后表示,此次活动开创了大型渔船船队有组织赴外海捕捞的先河。接下来,将以近海捕捞为主,向近海捕捞与外海、远洋捕捞并举,逐步向外海远洋捕捞为主转变。把眼光瞄准西中南沙等外海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壮大外海、远洋渔业生产,限制对资源造成破坏的作业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作业方式。
背景
7月12日上午,前往南沙捕捞的30艘渔船中,有1艘3000吨的综合补给船,为捕捞船队提供油、水、冰、鱼货收购等服务,兼负指挥船职能,加上29艘140吨以上的钢质船。
这是海南省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捕捞活动之一。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杨禹“消极门”引争议,这比看比赛更有意义。有人说“不应处罚运动员”,您少说了一个“只”字:不应只处罚运动员。中国羽毛球队的体育观,需要更端正。国际经济舞台上,我们认为不合理的规则还有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