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依法治校”能否“药到病除”? ——网民聚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三大热点

来源:德阳日报 2012-06-28 03:41   https://www.yybnet.net/

教育部26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行政部门将‘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与管理活动的干扰\’”“中小学当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消除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等政策热点吸引众多网民关注。与此同时,如何将政策落实到位,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能否实现?

《意见稿》要求,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与管理活动的干扰”。学校要在机构设置和职能上,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则相对独立行使。

如此“浓墨重彩”地在依法治校的纲要中提出减少行政干预、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等的政策要求,让网民们感到有些意外。 

网民“静儿”所说:“大学的问题不是大楼,也不是大师,是体制。就是招来大师,体制不行,也发挥不了作用。”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说,“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应当是《意见稿》的精髓。不过,要让章程能在学校运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就一定要在制定过程中抓住难点,建议加强顶层结构设计,比如对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功能和边界、学院设置等问题花大力气研究。第二,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分段落实,并在办学理念上达成教育思想上的共识。 

不少网民指出,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管理章程建设,是确保管理稳定性、转变决策随意性的当务之急。

网易博友“373yid”说,这些举措不是要剥夺校长级别,问题不在于校长有什么级别,而在于校长用什么方式治校(依法治校、依学校章程治校),依靠谁来治校(即权威的成文法、章程)。这涉及到学校中的权利和权力问题。

“家长委员会”能否行使监督权?

根据《意见稿》,中小学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班级和学校两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

一些网友表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且过分集中,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生源等方面苦乐不均。那些占据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自然成了“卖方市场”,家长完全被学校绑架,何谈监督学校?

也有网民支持家长理直气壮行使监督权。网民“黄蕴章”说,家长来自社会的所有层面,教育的好坏与家长的切身利益最为相关和最有发言权,对于学校教育,家长们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当甩手掌柜。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朱蕾坦言,目前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很多学校对家校互动的认识,仅停留在教育指导上。2012年1月上海市教委的课题调研显示,全市只有46.1%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校长王玮航表示,家校合作需要深厚的信任基础,特别是学校方面,必须要拿出更多诚意,更多的包容与谅解,与家长平等对话。“没有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学校将成为一座‘孤岛\’。”

“消除学生歧视”能否真正实现?

《意见稿》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消除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歧视的制度、言行。对学生进行处分,要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应“重教育效果,做到公平公正”。

网民指出,这条政策对此前发生的“红背心”“绿领巾”“五条杠”“空调班”等事件有针对性。对学生“分类歧视”,不但不利于学校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还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撕裂,影响普通班学生的长远发展。

“如果学校处心积虑利用各种机会,制造学生间的差别,就更反映出教育者不健康的心理,这样的办学,只服务于少数可能为学校带来名声的群体,而不是追求让每一个学生更加完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宁夏银川十六中教师闵生肃说,现在学校基本能够做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不体罚学生,这一方面是教师知道体罚的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则是怕被处罚,“因此在管理学生这块,需要有较为精准的表述,才可防止走向要么‘惩罚过度\’,要么‘不管\’的两个极端。既要有‘该管不管必问责\’之类细则,更应有‘止于体罚\’的硬性规定,避免恶性体罚事件的发生。”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新华时评

教育部日前公布《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首个聚焦“现代学校制度”的官方文件,其中的一些并不宏大的措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个征求意见稿对于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自主管理等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教育行政对于学校的依法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内容全面,用心良苦。公布之后,一些媒体结合公众的关注进行了解读。从公众关注的视角不难看出,公众最关心的还是那些现实针对性强、实施中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必须正视的是,在依法治校这一正确的方向决定之后,公众需要的不是原则的一再重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步骤。比如说,学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处罚权如何界定,是一个很敏感和实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增加义务,不得设定罚款,或者其他可能侵犯师生基本权利的处罚事由和惩戒办法。”这就明确地给学校对师生的罚款、处罚事由和惩戒划出一条不得超越的红线,既便于学校内部遵守,也有利于社会监督。

依法治校和现代学校制度的精义之一就是教育的民主化,这也得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稳步推进。比如说,在民主监督这个部分,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这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把家长民主监督的权力具体化了。如果学校不扣不扣地执行,对于治理教辅过滥过多、学校乱收费、校服争议等顽症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小步快走,应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在多元化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都可能引起不同阶层的不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干脆裹步不前不足取。正确态度则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不断推出虽然看似不大、却实实在在的步骤,就能够不断解决公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行更大更艰巨的改革积聚人气和力量。

公众对于依法治校的确还有更多更大的期待。比如说,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学校管理法早已在酝酿之中,但是近几年未见动静。我们期待着这部对于依法治校至关重要的法律能够早日浮出水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新闻推荐

从电煤油看中国经济运行新趋势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不断蔓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形势变得日益复杂。能源是经济的“血脉”,也是经济趋势的风向标,透过电、煤、油三大能源消费及价格,我们可以把脉经济运行的走势和特点。三项指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依法治校”能否“药到病除”? ——网民聚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三大热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