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刘旺22日操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飞行姿态进行控制试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实施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航天员“开飞船”试验取得成功。
手控姿态试验成功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开飞船”
22日11时许,景海鹏、刘旺从天宫一号回到神舟九号返回舱,准备实施飞行器姿态控制试验。12时14分,天宫一号停控,航天员手控设备加电,组合体飞行改由神舟九号飞船进行控制。
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刘旺镇定自如地操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实施偏航、滚动、俯仰等3种姿态控制,组合体飞行姿态对航天员各项操作做出了准确响应。同时,景海鹏在飞船返回舱对手控操作提供密切支持,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密切监视试验过程。
天宫舱内环境稳定
适宜航天员工作生活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第4天,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说,组合体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温度、湿度、压力等各项参数适宜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
据董文平介绍,这次任务中,飞船返回舱、轨道舱和目标飞行器试验舱联通,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环控生保资源控制三舱环境。“在密闭环境下,仪器设备和航天员自身都会产生热量,使舱内温度升高;航天员出汗、呼吸排出的湿气如果不收集储存,会在舱壁形成冷凝,也会对仪器设备运行和航天员生活产生影响。”董文平说,由于失重条件下没有自然对流,氧气浓度、温湿度指标也容易不均匀。
进驻“天宫”后,航天员要使用舱内气体采样装置采集气体,为地面分析太空舱内有害气体提供精确的数据。同时,地面环控生保专家每天都要重点关注天宫舱内的温度、湿度、总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5大类参数指标。“目前,天宫的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在这个数据上下浮动10%,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一个温湿度的环境。”董文平说,“从监测参数和航天员的反应来看,舱内环境非常适宜航天员工作和生活。”
刘旺太空吹口琴为妻子庆生
刘旺是最喜欢玩空中飘浮的,一有机会就在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来回穿梭。21日下午,独自在舱内的他,出现了少有的安静,陶醉在自己的口琴乐曲中。这两天,刘洋一直在苦练自己的太空筋斗。21日晚,三名航天员还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通话。画面中,刘旺再次吹奏起口琴。后来记者得知,这一天是刘旺妻子的生日,他在太空传来爱的祝福。
(综合新华社、央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经历大灾、感受大爱、见证大变化后,北川农村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并找到了归宿感。“感受党的温暖、学习党的知识、加入党的组织”成为羌乡儿女新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