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接受肺切除手术后半天就死去,而死后病理检查竟未发现癌细胞,家属随后将“外援”到牡丹江做手术的专家李刚(化名)及所在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一并告上法庭。近日,北京通州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患方说法
术后抢救时主刀医生已回京
2011年春天,53岁的姚凤柏因持续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于是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牡丹江医院”)做检查。
在拍完X光片后,医生称其肺部有阴影,怀疑是肿瘤。经再次诊断后,医生告知姚凤柏“左肺中心型肺癌”,建议做左全肺切除术。
姚凤柏的妻子回忆说,当时他们担心该院的医疗条件不行,本想转到大一点的医院进行治疗,但该院大夫称可邀请一位北京的专家来做手术。
考虑到这样更方便,家属便同意了医生的方案。2011年5月14日中午11时许,北京胸科医院的医生李刚在牡丹江医院为姚凤柏实施了手术。
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后,李刚告诉家属,姚凤柏的手术还算乐观,保护得好可再活三五年。
但就在3个多小时后,仍沉浸在幸福中的姚凤柏家属却被医院告知,病人情况突然恶化,需要马上急救。此时,做手术的李刚早已离开医院,返回北京。
当晚11时30分,姚凤柏被宣布死亡,死因诊断为“心功能衰竭”。抢救中进行开胸探查时,发现姚凤柏心尖处至左心室有一贯通伤,而术后病理检查竟未发现癌细胞。
家属认为,正是由于出诊医生李刚不具备手术能力,在术中损伤心肌而未做相应处理,导致患者死亡。
被告观点
不应成为本案被告
家属将手术医生李刚告上法庭,同时将其所在医院一同告上法庭,索赔83万余元,称北京胸科医院当初在接到牡丹江医院的会诊邀请时,应当审查邀请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诊疗科目及相应资质。
家属还表示,北京胸科医院还负有对外出会诊医师进行严格管理的职责。但该医院却放任李刚外出会诊,李刚向患者索要巨额“劳务费”,并严重违反会诊义务,在患者术后未脱离危险的情况下擅离职守,最终导致姚凤柏死亡。
该案在通州法院立案后,于近日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对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庭审中,北京胸科医院和李刚提出,他们不是本案的适格当事人,不应成为本案被告。
(综合法制晚报、京华时报)
新闻推荐
老渠换新颜 润泽万顷田——安县“一大渠”震损修复工程发挥灌溉效益
安县“一大渠”工程,位于安县桑枣镇罗浮山脚下,始建于1958年4月,工程贯穿安县、北川和涪城所辖的13个镇乡,控灌面积100800亩,承担灌区12万余人的饮水任务。作为安县最大的一处中型饮水工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