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要“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一些代表委员和不少网民认为,当前一些地方的城管部门在悄然“变脸”,连续推出“女子城管队”“硕士进城管”以及“柔性执法”等举措,努力摆脱“被妖魔化”的尴尬。
城管“变脸”·形象
硕士、美女、妈妈加入城管行列
【网民聚焦】掀地摊、打小贩,个别的暴力执法事件让城管队伍备受非议。城管自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新招迭出,希望能打造积极的城管形象。
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城管部门成立“女子城管巡逻队”,江苏常州等地引进硕士毕业生进入城管队伍,希望通过提高队伍素质、柔性执法,缓解执法对象的情绪,在网民中引起一定的反响。
此外,在安徽合肥,城管部门还设了委屈奖:被摊贩辱骂、殴打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理性克制,文明执法,就能受到“委屈奖”的奖励。在南京,城管用“眼神执法”管理违章小贩,避免冲突。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最近注意到“硕士城管”“美女城管”“妈妈城管”的报道,也确实发现被曝光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稍见减少。赵林中说,这些当然是积极的变化、有益的尝试。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说,城管的新形象是要靠在执法过程中依法、文明的执法来体现的,是靠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来体现的。
城管“变脸”·执法
硬性“管”得多,柔性“疏”得少
【网民聚焦】今年元宵节期间,黑龙江双城市城管把一些商户摆在门口卖的元宵以占道经营为由予以没收,引发舆论的关注和公众的强烈批评。而就在3月5日,云南昆明官渡区又发生一起城管与商贩的冲突事件,事件中城管与商贩都有人不同程度受伤。【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城管不能给人“见小摊就收秤”等印象,更多应该是将管理体现在服务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程惠芳说,十几年前,城管这个群体在一些城市刚出现时,是作为一种改革的新现象被广泛报道和赞扬的,但任何一个部门的公权力都不能只来“硬”的、没有“软”的,城管应该更多地引入“柔性疏导”思想。
城管“变脸”·机制
加强制度创新,实行综合治理
【网民聚焦】北京城管队员“随风打酱油”出书《城管来了》,把城管队员经历的、感受的、思考的,写出来与公众分享,让城管这个备受关注的角色,再次成为网络热点,让社会对这个不招人待见的行业增添了很多新的认识。
不少网民认为,城管“被妖魔化”本质上不是城管一家的责任,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管理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绝不是骂几句就能解决的。
【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联副主席钱念孙说,对于粗暴执法的城管队员,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做好解释工作,依法处理。同时,不能把每一次执法冲突想当然地归咎为城管的责任,公众对城管的误读应当改变,社会不能因个体的错误而否定整体的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金建忠说,科学管理城市,远远不是城管一家的事情,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实行综合治理。因此,当前社会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闻推荐
随着天气转暖,江油李白故居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六年前斥资亿元修建、地震后投入5千万元重建的李白故居内,景点众多,其中“太白碑林”是最能吸引游人眼球的一个景点。整个碑林以海内外历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