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一些委员提案建议“征收拥堵费”,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深圳交警有关负责人近日也表示,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后将在中心城区收取拥堵费,引发公众热议。
缴了养路费该不该再收交通拥堵费?开征拥堵费能缓解交通拥堵吗?……围绕一系列相关疑问,代表委员激烈争论,深入剖析。
拥堵费,该不该征收?
【焦点】面对城市拥堵问题,近年来不断传出征收拥堵费的声音。对此,专家学者众说纷纭,管理部门不置可否,一些市民深表忧虑。
【观点一】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委员:目前针对私家车的收费已有多项,而且不少税费包含了城市基建、交通管理等费用,再征收拥堵费缺乏合理合法的依据。收费很简单,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不少市民要骂人的。
【观点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代表:收取交通拥堵费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长期来看,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应是有效的。此外,收取拥堵费对减少汽车出行数量有促进作用。从这两个角度看,我赞成收交通拥堵费。
【观点三】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陈仲强委员:如果管理部门总是用收费来解决问题,不仅加重群众负担,也是一种缺乏智慧和能力的“懒政行为”。
收了费,就能管用吗?
【焦点】提出征收城市拥堵费者,主要理由是能够大大缓解交通拥堵。事实上有这么简单吗?
【观点一】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委员:征收拥堵费可能导致不公。有钱人对收费并不敏感,开征拥堵费势必导致豪华车大行其道,影响社会公平。对于大量公务车来说,不管拥堵费多高,最后为其埋单的依然是公共财政。这样看来,收费真正限制的可能只是部分普通车主。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林繁:仅靠收取拥堵费不可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也要看到,通过收取拥堵费这一经济杠杆,可以提高车主的交通意识。
【观点三】全国政协委员宋林飞:当前,解决拥堵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做好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而非加征拥堵费。征收“交通拥堵费”是治堵的最后一招,不宜草率使用。
如果收,该具备什么条件?
【焦点】对于京沪等大都市而言,或许拥堵费迟早“不得不收”。如果征收拥堵费,一些关键环节不容忽视:在什么前提下征收?在多大范围内收?
【观点一】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当前国内征收拥堵费并非“最后的选择”,时机还远未成熟。为什么不在基础建设、管理升级上下功夫,反而老想着在收费上学国外城市?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王生:如果征收拥堵费,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政管理部门不能搞“一言堂”,应该举行听证,广泛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征收全过程应该公开透明,让公众有据可查。同时不能“一收了之”,必须“专款专用”,用于缓解本地交通拥堵。
【观点三】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杰庭委员:收取交通拥堵费肯定不能采用在路上设卡收费,要采取智能化征收模式,否则只能是“堵上加堵”,到时又该怎么办?
(本栏稿件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3月13日,上海天马山深坑酒店即将开工,这是世界上首个建设于坑内的五星级酒店,地上三层、地下17层、水下一层,并设有蹦极等娱乐项目。投资在6亿元左右。3年前,一群游客在天马山发现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