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飞入平常百姓家的同时,有关汽车消费中的投诉、维权却与日俱增,成为消费投诉新的“重灾区”。高速发展的市场与滞后的消费维权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汽车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突出矛盾。酝酿近8年的汽车“三包”规定,“千呼万唤”能否“始出来”?
重灾区
汽车投诉增长超20%
国家质检总局15日通报了去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基本情况,去年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共收到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8840例,比2010年增加20.8%。
消费者投诉信息中,比较典型的问题主要有DSG变速器抖动、顿挫问题,安全气囊误爆问题,喇叭工作不良问题,发动机异常熄火问题,轮胎胎侧裂纹、鼓包问题。
最纠结
出了问题谁说了算
2009年11月,江苏宜兴市民任某花费21万余元购买汽车一辆,在此后的近两年间,该车变速箱频发故障,先后三次返厂更换。后任某提起诉讼。今年2月,江苏宜兴市人民法院最终判决任某胜诉,这也是目前我国判决4S店进行整车更换的首起案例。“出了问题谁说了算,就是汽车‘三包\’最纠结的难题,缺乏‘一锤定音\’的权威机构和科学检测方法。”汽车业内专家钟师分析。
顺民意
维权再不能“拖下去”
就在刚刚闭幕的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大开也建议国家应分类制定各大类汽车及关键总成产品最低“三包”规定。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汽车“三包”法规,正在渐行渐近。
汽车专家贾新光说,汽车“三包”是回应民意的“必答题”,不能再拖或是绕着走。可以借鉴国内汽车召回相关规定的升级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如果世界汽车第一大国,屡屡出现买到缺陷产品而维权无门,只能靠‘老牛拉宝马\’、‘铁锤砸大奔\’式的极端维权,不仅是行业的尴尬,也是数以亿计的中国汽车消费者不能接受的。”
新闻推荐
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3月21日播发的报道《单套5000万,竟是小产权?——京城“天价”小产权房调查》,曝光了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违规大量建设小产权房,单套“四合院”高达5000万元的问题,引起有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