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麦条锈病 今年为何来势迅猛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已达17.4万亩,相当于去年同期的8倍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2-20 05:11   https://www.yybnet.net/

入春后,气温上升、降水增多、田间湿度增大,小麦条锈病今年在绵阳市又呈现出大面积暴发蔓延态势。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2012年小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上了解到,截至2月17日,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发现小麦条锈病,初步统计发病面积达到17.4万亩,是去年同期的8倍多,成为近10年来同期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最为严重的年份。梓潼于去年底在许州镇百顷村和东石乡皇观村调查,18块麦田有7块发现条锈病,病田率38.9%,是近5年同期条锈病发病率最高的一年,该县今春条锈病发病流行高峰较往年提前20天左右。

据农技推广研究员、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刘如东介绍,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

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

专家介绍说,田间苗期发病严重的条锈病与叶锈病症状易混淆,不好鉴别。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近圆形,较大,不规则散生,主要发生在叶面,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有别于条锈病。

原因

降水增多,田间湿度大

据介绍,小麦条锈病病害孢子粉主要通过空气和流水传播,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当前,如遇雨水较多,气温适宜就会大面积暴发。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作为四川省小麦重要产区之一,绵阳也是该病害的高发地之一,并成为全国小麦条锈病菌源的“中转站”。

今年以来,由于绵阳气温较往年提前明显升高,降水增多,田间湿度明显增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之有充足的菌源,为小麦条锈病高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全市月降雨日数为8~15个,其中盐亭为15个,破历史同期极大值,三台为13个。月降水量除平武为4.5毫米外,其余地区为10.5~31.3毫米,大部地区偏多1~2倍;其中三台26.0毫米、江油为31.3毫米、盐亭21.6毫米,为历史同期次极大值;全市各地平均冬季气温普遍7℃—9℃,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

当前,小麦条锈病在绵阳市主要沿涪江流域从北往南传播蔓延,病点和重病田集中分布在涪江主要支流梓江、魏城河流域风口河谷地带条锈病早发常发区。

专家分析预计,今年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有可能超过130万亩,与近年来最为严重的2002年不相上下。

危害

小麦将大面积减产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流行性、毁灭性病害,对四川乃至全国小春粮食增产增收构成极大威胁。

资料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已连续大流行达5次以上,最重的一次是2002年,全省发病面积达1500多万亩,直接造成小麦产量损失达5亿公斤左右,严重影响到全省小麦的持续稳产高产。

当年,绵阳市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高达135万亩,造成小麦减产4005吨、损失达6.69%,给麦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当前正是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暴发的萌发期,也是从源头上压低菌源数量的关键期,防治难度不大成本最小。及早从源头上开展防控,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后期防治压力,也为条锈病菌源“南下”设置了一道屏障,这对保障绵阳及全国小麦丰收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防控

用药物控制传染源

一旦条件适宜时,小麦条锈病就会呈现出病点多、发病快、来势猛、危害重等特点,如果前期发病不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治,就会错过最佳防治期,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减收。

近年来,绵阳市成功探索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效地把小麦条锈病病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但是,由于小麦条锈病是全国小麦生产中共有的“传染病”,防治上必须要多方努力,控制源头发病。

高级农艺师、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王小松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小春苗期防治的一个关键时期,当前,各地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勤查早治,加大田间普查监测力度,重点加大对小麦条锈病常发区、重发区、非良种补贴区、重感病品种及风口河谷地带的普查力度。

在防治策略上,要实行“统防统治”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控措施,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情蔓延,减轻春季防治压力,将病情控制在初发阶段,坚决遏制条锈病的蔓延势头,减轻穗期防治压力。

药物选择使用方面,要引导广大麦农对症用药,大力推广以三唑类、丙环唑、烯唑类为主的高效低毒内吸杀菌剂进行大田喷药防治,指导麦农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悬浮剂40毫升兑水后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本报记者魏星奎)

新闻推荐

武汉地铁招标“低标中标”幕后操纵痕迹明显

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武汉地铁广告招标“低标中标”事件,近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9日武汉市纪检监察部门宣布此次招标结果无效。连日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招投标过程中出...

相关新闻:
抓拍三种交通违法2012-02-25 05:09
猜你喜欢:
演员柏寒因病去世2012-02-22 05:10
评论:(小麦条锈病 今年为何来势迅猛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已达17.4万亩,相当于去年同期的8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