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聂庄村农机合作社“走俏“省内外

来源:菏泽日报 2011-03-10 10:56   https://www.yybnet.net/

3月3日下午,迎着初春的阳光,记者来到牡丹区大黄集镇聂庄行政村。村里一户人家办喜事的还没散场,很是热闹。记者来到敞着大门的村民刘巧兰的家,说起村里农机合作社,快人快语的她说:“我们家9口人,16亩耕地,4口人在外打工,有了农机合作社,早早的把麦收好了,打工的放心也不用回。以前外面的机器来村里收,咱凑着收,头几年有等不着的时候,眼看着丰收的小麦挨淋,真是急死人。现在,说啥时收,啥时收,不作难了。”

来到宽敞明亮的村农机大院里,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躺着的小麦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深耕机等20余台大型农机器械,它们养精蓄锐等待着夏收秋种到来,随时立马起身倾巢出动。这些“大家伙们”不仅代替人力干了本村及周边村镇及县区的农活,还“征战”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

陪同采访的大黄集镇办公室主任韩根信说:“目前,国家对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30%。2009年,国家对合作社买农机具50%的补贴,当年村里买3台专用小麦收割机和一台大马力拖拉机需36万元,实际花费不到2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聂孟举介绍到:“村里1300多人,男劳力常年在北京市和太原市打工,妇女在镇里的企业和曹县企业打工。每年麦收季节,男老爷们还得从千里之外折腾回家收麦子,这一来一回,路费加少挣的打工费得2000元大多。俺村在外打工的聂钢柱2007年回家收麦子,和我诉苦说,我们庄在外省打工的占全村三分之一,能有人把家里的庄稼给收了就好啦,到哪里去找这种人呢。我说成立农机合作社如何?我们两个人一合计,行,说干就干,征求村民意见,以村大院入股的形式,注册资金60万元,在牡丹区农机局大力支持下,2008年4月,菏泽市相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挂牌。”

目前合作社组建了12支农机服务队。每年麦收季节,聂孟举在家坐镇当总指挥,12个队每天一个电话汇报情况。麦收完后,大家聚在一块,总结一下经验,下一年心里就有了底,接着干。

一季麦收进账多少?聂孟举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算,我们收麦的大小农机具12台,价值150万元。我们村有2000亩地,外出再收3000多亩。2010年每亩40元,我们村每亩便宜5元,一台机子的利润是3万元,仅去年一年麦收就收入20多万元。

合作社成立后给群众带来哪些实惠?全村2000余亩土地的夏收秋种不用愁。种田成本降低了,作物也增产了。合作社实行免耕播种一条龙服务,将原本犁地、播种等75元/亩的价格,降低到30元/亩,免耕播种时机器自带肥料,原本每亩100斤的肥料只需施60斤。实施免耕播种保温保湿,播幅宽抗倒伏,每亩又能增产一百多斤。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免去了外出务工农民在农忙时的来回奔波。农忙时,村民不必返程做农活,直接节省了2000余元。每逢农忙,合作社预留机器,尽早完成村的农活,并以每亩土地优惠5元的价格让利村民……

现在,合作社里除了最初的5台小麦收割机和1台深耕机外,新增了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弥雾机等20余台大型农机,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航母”,年收入400余万元。

聂孟举高兴地说:“咱菏泽人实在,这两年在外作业口碑好,今年春节外地的客户都纷纷打来电话给拜年,并把今年收麦子的事也提前预定了。这样聂庄村农机合作社解决了‘农民找农机难,机手找活难\’的两难局面,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记者张红艳通讯员得安苗妍

新闻推荐

养的少了吃的多了消费旺盛推动单县养羊业发展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聂庄村农机合作社“走俏“省内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