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同时,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何看待今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如何面对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3月6日晚,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接受记者采访,深度探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
目前各级政府在考核时,过分看重经济总量,以后各级政府更多要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消费等指标来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高质量发展需发掘新的结构潜能,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然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调了对GDP增长的预期,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对此,刘世锦表示,2022年我国GDP确定为5.5%左右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
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6.8%。随着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复工复产,到2021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8%。2020-2021年两年,GDP平均增速为5.1%。
因此5.5%左右的增长速度,正像总理在报告中所提出的,它是在高基数之上的中高速的增长。要实现这样一个增长速度,还需要我们积极努力才能够争取实现。
总结去年的经济增长经验,刘世锦提出两点,一是我们要争取能够争取到的增长速度,但是不要盲目追高,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高质量发展。
刘世锦表示,要想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思考怎么应对三重压力,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
对于需求收缩和供给压力,刘世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要做必要的调整。
但是在中国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还要保持一个比发达经济体更高的增长速度,无论是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还是现在5.5%的中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增长动能,并不是来自于宏观经济的调控,而是来自于结构性潜能。“因为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经济短期的平衡和稳定。”刘世锦解释。
结构性潜能包括三个方面,即城市化,结构升级,和数字化、绿色化的新动能。
“更具体一点,我把它叫‘1+3+2’的结构性潜能。”刘世锦说。其中:“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中国经济社会中速的高质量发展打开地理和动能上的空间;“3”是指补齐实体经济循环中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三大短板;“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全方位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刘世锦认为,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结构性潜能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出口,但这些结构性潜能最近几年很明显地减弱,所以需要发掘新的结构性潜能。而“1+3+2”就是和中速增长相匹配的新的结构性潜能。
那么,这些结构性潜能如何充分地发挥出来?刘世锦表示,还是要深化改革开放,重点是要素市场的改革。“具体来讲,重点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比如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农民的宅基地能否有序在集体组织之外进行流转。要推动城乡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要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刘世锦有自己的判断。“现在我们人口还在流动,但是重点已经不是从农村到城市,而是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刘世锦认为,总的方向还是要提高人口聚集的密度。他介绍,研究显示,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城市,生产率就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流动的人口中实际上重点是农民工,怎么给农民工解决好配套的基本公共服务,下一步就是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应该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关于如何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刘世锦表示,一条主线就是我们要发展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资本市场。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如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能够相协调、相配合;二是如何有效提供资金,为中小微企业赋能。
而关于数据问题,刘世锦提出,市场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要素,可能还是需要通过调整政策,深化改革,包括推动创新,提高数据流动和利用的效率,使它们与实体经济融合。
未来经济发展
应将关注“总量”转为关注“人均”
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如何从关注经济总量转变为关注人均收入?
刘世锦表示,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行就业优先的政策,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重点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同时,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重点补上对于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要更多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刘世锦表示,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大力度来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刘世锦特别指出,目前各级政府在考核时,过分看重经济总量指标,以后各级政府在做经济工作的时候,更多要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消费等指标来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何宇 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用科学方法说明中药疗效2021年3月2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三方”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