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借款功能,就送VIP会员;点张优惠券,就会跳转到授信贷款页面……很多人发现,当下各种热门的App,从外卖到出行,从视频到办公,尽管功能各异。
和传统贷款渠道相比,这类基于App的贷款往往宣称“门槛低、审核简单、放款快”,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而实际年化利率甚至超过20%。App抢着借钱给你的背后,一方面容易出现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诱导年轻人超前消费、过度借贷的风险。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躲都躲不开”,满屏都能贷款
最近,上海市民李华章在上网过程中,电脑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个链接显示:“WPS上也可以借钱啦”,并标注“最高可借20万元,千元利息低至2毛”等信息。“我的第一反应是,WPS不是办公软件吗,怎么也开始放贷了?”李华章说。
带着疑惑,李华章点击“测测你能借多少”按钮,系统自动跳转至WPS用户专享页面,上面显示“1千元借1天费用低至2毛,3、6、9、12期慢慢还”。此外,页面还宣称“门槛低,22周岁即可申请;额度高,最高可借20万元;放款快,快至3分钟到账”等信息。在经过引导下载金山金融App后,通过输入手机号、验证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人脸识别等简单操作后,App显示李华章可借27500元。
记者测试发现,除传统的支付和理财类App外,手机里其他热门App,从外卖到出行,从视频到办公,80%左右可以贷款,或提供贷款服务入口,额度最高达到30万元。有网民表示:“只要使用手机App,几乎都可以看到相关贷款业务推荐,躲都躲不开。”
花式“求借钱”,背后套路多
稍微观察就可以发现,各类App自营或推广的放贷服务,普遍宣传其贷款具有门槛低、利率低、放款快等特点,诱导用户注册使用,但在实际借款时,却又换了副模样。
——快速放款的代价是大量索取个人信息。快速放款的背后,是对个人信息的大量索取。记者体验发现,多数开通贷款服务或入口的App需要读取用户通讯录,并需要一直读取用户位置信息。
——以“送礼品”“送会员”等小恩小惠,诱导用户贷款。“这种小恩小惠的手法,跟原来银行送米送油差不多。只不过银行是在拉存款,而App是在求你贷款。”武汉市民程恩昌感慨地说。某旅游App宣称,“提钱去启程”“最高可借20万元”。“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看,贷款去旅游,我感觉有点过了。”今年52岁的北京市民沈庆说。
——看似一天几毛钱,实则年化利率突破20%。在实际经营中,很多App使用“千元利息低至XX”等“障眼法”进行推广。比如金山金融App宣称“千元利息低至2毛”,记者通过其借款1000元,约定十二期还款。系统显示,每期要还100.46元,以此计算,年化利率达到20.55%。
加强监管,引导理性消费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空间巨大,各类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消费金融。
“可以看到,这些提供贷款服务或入口的App,主要瞄准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收入有限,贷款意愿和需求相对较高。此外,由于贷款业务利润率可观,为其引流也成为很多App流量变现的手段。”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从宏观层面看,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基于小贷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以联合贷款模式获得客户和资产,一方面以资产证券化形式拆入外部资金,“小马拉大车”导致杠杆倍数快速放大,系统性风险集聚。
从微观层面看,部分消费信贷产品偏离消费属性、多头授信也较为普遍,部分信贷资金甚至违规流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对贷款用途和流向的有效监控成为“老大难”问题。
针对互联网平台花式诱导贷款行为,相关监管措施已陆续出台或正在酝酿中。如2020年年底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主要作为资金提供方与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黄大智认为,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另一方面要倡导行业自律,引导相关平台践行责任信贷理念,避免消费者过度负债。
(据新华社)
来自某旅游类App的截图
新闻推荐
记者|曹立CL编辑|陈菲遐云计算公司优刻得(688158.SH)披露的2020年报及一季报,另投资者失望。不仅财务方面深陷亏损,另外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