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读懂财富“被平均”背后的民生期许 陈荣贵

来源:梧州日报 2021-03-15 09:2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在这份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我国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许多网友看到这个数据后直呼“被平均了”“自己又拖数据的后腿”,甚至有人调侃“如果把我和马云放一块平均,我也是亿万富翁。”据中国社科院专家解释,36.6万元是一个净财富的概念,与银行卡里的存款不同,这里所指的人均财富是包括房子、车子、股票基金等所有资产的总和,我国储蓄率比较高,使得这个数据可能跟大家的感受不同。

统计学是一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学科,应用范围广泛,这一门学科专业性较强,并非人人都能了解与掌握,大多数人都是“门外汉”。社会财富与民众息息相关,统计调查结果必定存在差异,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市场规律。既然二者存在差异,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内心纠结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36.6万元对于底层民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社会财富分配差距存在明显的“不平均”,却要在统计上体现为“被平均”,反差如此鲜明难免心生感慨。

官方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明显发生错位,其背后凸显“被平均”的民生焦虑:别人拥有36.6万元财富,我为何还这么困窘?当然,不能说每个人对拥有财富的感受都是准确的,现实情况是,统计数据不能面面俱到反映所有个体的情况。但是,当客观数据与主观感受反差悬殊,统计部门是否更应该保持警觉?毕竟,相对于冰冷的数据,民众更愿意相信自身的真实感受。统计数据真实性受质疑,一方面,提醒统计部门宏观经济数据也要体察微观民生,正视平均数掩盖个体差异的局限,并注重解释相关数据计算的方法。另一方面,民众对统计数据的吐槽,应当被视为对财富分配改革的呼声。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平均数”不能全面反映老百姓财富积累情况。如果我们只看“平均数”,只看民众财富逐年增长,很容易会忽略财富水平远在“平均数”之下的人,容易误判形势。

统计调查人均财富的意义,绝不是为了例行公事,更不是为了制造虚幻的繁荣,而应当是发现财富差距的现实所在,并为解决财富差距问题提供客观依据,从而调整相关政策,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

“平均数”本身没有错,但它不能包打天下,反映所有问题。在统计诸如民众关注度较高的“平均财富”“平均收入”之类的数据时,就应当努力让数据更接近真实,更贴近民众感受。因此,不妨将统计视角投向社会底层,关注低收入群体的财富境况,以此彰显民生关怀。

新闻推荐

一次突击检查掀起环保风暴,唐山四家钢企被罚款100万元

记者|庄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的一次突击检查,掀起了钢铁重镇唐山的环保风暴。3月14日傍晚,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官网发文称,该...

相关推荐:
猪肉的天敌来了?2021-03-15 07:23
猜你喜欢:
欠债当如美利坚?2021-03-15 07:46
评论:(读懂财富“被平均”背后的民生期许 陈荣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