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宛男
“基金抱团瓦解”成了最近一段时期A股市场的热词。
其实,这里有三个概念(群体):一是基金重仓股,二是所谓的“抱团”股,三是所谓“茅指数”。这三个群体互有交叉但又不尽相同。
基金重仓股在股市行情的风格板块中可以查到,共100只,个股市值从2.5万多亿的茅台,直到200多亿的吉比特、南极电商等。这一板块指数从2月18日最高3030点至3月9日最低2398点,14个交易日回撤21%。“茅指数”有人统计共35只,包括各行各业的“茅”,其特点为唯一龙头,例如白酒行业只收入茅台一家,五粮液、老窖等均不在内,尽管它们也是重仓股。这些“茅”又被称为“核心资产”,笔者没有准确测算,估计最大回撤在30%上下,因为“油茅”(金龙鱼)、“眼茅”(爱尔眼科)、“牙茅”(通策医疗) 等最大回撤都在40%以上。
然后是所谓的“抱团”股,一般指的是公募基金持有最大市值的50只股票(截止去年四季末),前十分别为:茅台、五粮液、美的、宁德、中免、平安、老窖、隆基、迈瑞、立讯。估计平均回撤在25%左右,因为其中的平安、招行、万科、保利等回撤幅度都非常小。
笔者还是坚持认为“抱团”是个伪命题。理由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分析一下基本面,包括宏观层面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国际、国内的产业政策,中观层面的行业和板块的成长性,微观层面的诸如财务指标(毛利率、净收率、现金流、市占率等),以及企业本身的公司治理和历史表现等等,两市4000多只个股中,只要是理性的投资者,多数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上述“核心资产”。这不是“抱团”,而是共识。更何况基金选择并重仓它们,至少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要不然去年基金不可能有平均50-60%的回报。
既然如此,为什么春节后这些基金重仓的白马股会大幅回撤,甚至出现“雪崩”?答案可以用“水涨船高”四个字来概括。
所谓“水涨”,就是钱太多了,30多年来,流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是史无前例的充裕。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央行以及全世界面对疫情释放流动性,更表现在无风险利率下降之后,居民把大笔大笔的存款和理产产品拿出来通过基金渠道流向股市。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国内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共132家,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9.6万亿元,其中约70%是权益类或混合类基金,超千亿规模的基金产品多达16只;还有20多万只私募基金,私募中也已出现百亿级规模。这还没算上今年头两个月发行的基金。
所谓“船高”,就是白马蓝筹股快速甚至是超高速前进,股价一飞冲天,涨得太快太高了。哪怕再大的船,在急流中超速前行,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笔者看来,遇到风险最怕的是迷迷糊糊还不自知,碰到过快上涨的市场(个股或板块),最怕的是钝刀子割肉,急跌反而是好事。在上文提到的50只所谓的“抱团”股中,有20多只目前估值已经在30倍左右或以下,不要说银行、地产的龙头本身就是10来倍,就如三一、美的、格力、洋河、伊利、通威、 (紧转5版)
新闻推荐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像我这样高考数学只能考十几分的偏科学生,考不上大学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