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查看信息时,往往已是夜阑人静时,春节以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一直在岗位上忙碌着。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做规划、为车间乙烯装置的大修做前期准备的同时,她抽空到基层走访调研,让自己的提案切合实际、更有回响。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对技能人才的系统性操作能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张恒珍看来,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但目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履职一年间,张恒珍多次到工厂、企业和职业院校调研,了解技能人才的成长、企业的用工需求、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情况。此外,还经常在线上与劳模工匠沟通交流,广泛了解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调研,张恒珍发现一些职业院校指导教师配备不达标、学生的就业方向不明确;职业院校与工厂、企业的合作深度还不够,教育链与产业链没能很好地衔接上;企业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上仍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最好的培养是使用,高技能人才是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张恒珍说,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发力,“职业院校要有供给、企业要提供平台”。
张恒珍的观点源自她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普通技工起步,张恒珍在茂名石化的生产一线成长为全国乙烯行业的“技术大拿”,创造了40多万次零差错的记录,她的很多学生也成为国内各大乙烯企业的技能操作骨干。
“只要认真踏实、谦虚好学、能吃苦耐劳,就有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可能。”张恒珍表示,学生不愿意进技校当工匠的现实问题有所好转但没有根本改变,要搭建好平台、创造好条件,让产业工人“未来可期”。履职三年来,她的提案也都与产业工人相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年8月,张恒珍参加了公司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活动,在一场近150人参加的大会上,一位“新生”郑重地说出“我要成为和张大师一样的工匠”的愿望。这让在台下聆听的张恒珍非常感动与欣慰,“年轻人有志于扎根一线、成为技能人才,这并不容易,感觉多年来的履职、呼吁有了更多的回应。”
今年全国两会,张恒珍准备了一份关于多维发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提案,“希望通过多方努力,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技术工人,有成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志向与行动。”
新闻推荐
3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针对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