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被市场认为没落产业的广播音频电台,没想到在遇到移动互联网之后,“耳朵经济”再次焕发生机,走出了一种“移动App+电台”的新模式。目前来看,市场上形成了喜马拉雅、荔枝、蜻蜓等巨头争雄的局面。
这三家音频巨头之中,最早上市的是荔枝FM,其也被业内誉为“音频第一股”,在近期迎来股价一度暴涨340%。但很快,荔枝股价再次大幅走跌。
被带火的荔枝
股价从暴涨到持续走跌
2月初,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发布一则推特称,“晚上十点,我在Club-house开房等你来。”随即,Club-house爆红,带动了一批相关应用走热,其中包括荔枝旗下主攻欧美市场的音频社交软件“Tiya”。受此利好因素刺激,有“国内音频第一股”之称的荔枝股价出现暴涨,曾在四个交易日涨幅达340%。
但随后,荔枝股价开始持续走跌。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截至2月26日,荔枝股价为8.06美元,当日下跌11.82%。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荔枝股价的暴涨与Clubhouse的走红有关系,但后来其股价走跌,只是回归理性,毕竟背靠荔枝的Tiya未来表现如何还尚待观察。
公开资料显示,荔枝成立于2013年,为UGC音频社区。2016年荔枝推出语音直播功能,2017年1月,其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宣布用户数破一亿,2018年开始发力AI战略,并于2019年正式布局海外和IoT场景。
而根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网络音频市场格局目形成“一超多强”的态势,喜马拉雅用户渗透率为62.8%,牢牢占据第一梯队;荔枝、蜻蜓FM等居第二梯队,用户渗透率为33.5%。
盈利模式单一
营收主要靠直播收入和用户打赏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2020年1月17日,荔枝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国内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
荔枝在招股书中表示,募资资金将主要用于AI技术研发、国内外社区拓展和IoT生态布局。据悉,荔枝AI主要专注于两个功能,一是个性化分发音频,打造互联网内容平台“千人千面”,另一个则是对声音进行“美颜”,类似于视频软件中的美颜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虽然率先登陆资本市场,但其财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财报数据显示,在荔枝上市前的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4.5亿元、8亿元、11.8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5亿元、934.2万元、1.3亿元。而据其招股书,荔枝的营收主要源于直播收入及用户打赏。
最新财报显示,荔枝2020年三季度营收为3.6亿元,同比增长10%;净亏损610万元,同比缩窄87%。
营收构成方面,荔枝三季度音频娱乐收入为3.56亿元,同比增长9%;播客、广告和其他收入为565万元,同比增长61%。从财报可以看出,荔枝的运营模式导致其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也是这么多年来其亏损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荔枝自始至终坚持了“UGC”(即用户原创内容)内容创作模式,推广了网络音频直播,主播与平台共享用户的打赏赞助,实现粉丝经济的变现。但有分析认为,虽然荔枝选择的UGC模式能很大程度降低荔枝的获客成本,但是这种模式对于激发用户的付费意愿也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发力播客业务
面临变现困境和赛道拥挤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音频行业公司纷纷开始发力播客,这其中包括荔枝。今年1月,荔枝上线中文播客软件“荔枝播客”,重点发力播客业务。
而其发力播客的背后,是国内高速发展的“耳朵经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至2023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9.0%,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18亿人,2023年将突破9亿人。
另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播客和娱乐类音频将成为行业主要的增长动力。
但播客业务,对于公司创收来说,很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在国内的长音频市场中,整个行业的内容生产,都没有良性循环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始终没有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而荔枝此次发力播客业务,能否突破长音频的商业变现困境,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与此同时,赛道拥挤,行业压力也会加大。面对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的竞争,再加上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头部在线音乐平台重点布局音频业务,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荔枝的市场份额。
华商报记者获悉,关于荔枝未来发展,有报告指出,随着城镇经济进一步发展,四五线城市将成为新用户池,内容下沉将成为音频泛知识付费行业新机遇。未来,泛知识付费行业精耕下沉市场,丰富对应新内容,不断获取新用户,得以形成健康可持续的音频生态。
因此要想获得长期的稳步发展,荔枝可能还需脚踏实地做好内容生产,做出更多的创新,并拓展营收渠道。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新闻推荐
芯片产业走势如何、数据隐私如何保护?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线上经济带动需求上升,我国芯片产业走势如何?互联网应用活跃,数据隐私如何保护?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中小企业怎样帮扶?1日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