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改革再破局 企业如何开新局

来源:新京报 2021-01-06 13:11   https://www.yybnet.net/

曾任国家发改委价监与反垄断局副局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李青。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2020年是个变局之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新证券法实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退市新规出台,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这正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良性质变。疫情之下,餐饮实体零售等企业受到冲击,而线上经济风起云涌受益良多,同时反垄断利剑出鞘,大而不能倒的互联网平台成为关注点。2021年,企业的日子会好吗,房地产如何演变,资本市场改革如何深化?新京报围绕这些公众关注的话题采访了曹德旺、李青、秦虹、李迅雷。

李青

采取渐进式监管方法解决对互联网平台竞争问题

近两个月来,强化反垄断被频频提及,互联网巨头被监管约谈。在近期,阿里巴巴、阅文集团、丰巢网络三家公司因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以50万的罚款,反垄断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热门议题。为何反垄断被反复提及?反垄断重点为何落在互联网平台?曾任国家发改委价监与反垄断局副局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李青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不能认为现在国家才开始重视反垄断,同时也不能简单认为互联网企业就是当前反垄断监管的重点。

在李青看来,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反垄断,不能认为现在才开始重视反垄断。“只要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实施垄断协议等《反垄断法》禁止的违法行为,任何领域、行业和企业都会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在某个时间点上往往会被认为是反垄断的对象和重点。”李青说。

李青指出,也不能简单认为互联网企业就是当前反垄断监管的重点。虽然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垄断行为,互联网企业可能都会涉及。但在现实中行政执法这一领域,确实只有阿里巴巴、阅文集团、丰巢网络这三家公司进行经营者集中应报未报的案例。出于对执法机构的尊重,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新的案件决定之前,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存在哪些垄断行为,那是不准确的。

不过,她同时表示,互联网经济已经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且现在正在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任何领域的监管都无法回避互联网,也许在未来某个时段,互联网平台可能会成为反垄断重点关注的对象。

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能否有效解决互联网平台的竞争问题?李青认为,中国现有法律包括政策框架体系,能为我们解决互联网平台的竞争问题提供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但同时也面临挑战和难题。“其中一个挑战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大的市场失灵,对经济运行、社会管理、人民生活等冲击可能更大。另外,反垄断执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监管上还面临一些理论上的不同观点。”不过,李青同时指出,所有的监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采取渐进式方法,能够逐步形成共识,解决互联网平台竞争问题。

近年来,国外在不断加强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李青认为,中国和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有相似性,中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监管经验或教训,少走弯路。其中,她指出,美国实际上把竞争政策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反垄断执法以促进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目的,对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案件,考量因素会更多关注行业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同时,对于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案件,在美国的法律监管体系中,存在多重博弈的机制和多方考量的空间,体现了美国反垄断执法对重大案件慎之又慎的态度,唯恐案件裁判不当影响行业长远发展。“我们在对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规制的时候,也要把国际竞争也考虑进来。要尽可能给我国创新型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更有弹性的容错空间,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李青建议。

曹德旺

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做好足够思想准备理性面对2021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世界。回头看2020年,企业受疫情影响如何?疫情带给中国企业什么启示?如何看待政府救市政策的效果?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

曹德旺表示,2020年福耀受疫情影响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福耀坚持保守经营,企业的负债很低。“制造业的采购供应链对企业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会把供应商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市场表现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我们的报表很好看,客户减少了其他企业的订单,反而增加了我们的订单。”曹德旺说,疫情之前,有很多企业没有量入为出,盲目举债进行扩张、短贷长投。当遇到疫情这样的外部冲击的时候,很多企业就无法坚持。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要记住,企业的经营投资要量力而行,这样才可能经受得起突发的外部冲击。

“如果没有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损失的话,预计福耀2020年的利润会更好。”曹德旺呼吁,要关注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型企业带来的压力。“像我们这样的大企业还可以用从东边赚的钱补西边出口的窟窿,但那些小的出口企业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保市场主体是2020年“六保”的重要内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救助企业。曹德旺认为,政府的救市政策也确实救助了很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不过,他同时建议,如果能按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那些该破产的企业不适用再采取延期贷款的形式来救助,因为这样的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一旦政策后撤,这些企业还是会出问题。“不要让企业带着沉重的负担继续维持着,应该允许那些盈利能力很低、资不抵债、该破产的企业进行破产,才是真正帮助企业解套。”曹德旺还建议,要鼓励企业家破产之后重新努力奋斗,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

2020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带动下,投资得到较快恢复。不过,制造业投资仍相对低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制造业投资相对低迷,去年1-11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5%。在曹德旺看来,制造业投资不振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缺少好的投资领域或项目。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投资风口,曹德旺表达了担忧:“很多人看上新能源汽车算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或者风口,于是很多企业一窝蜂地去投新能源电池和汽车。其中,有些企业称其为新能源汽车无非是想拿补贴。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块可能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后又会浪费很多钱,又产能过剩。”

展望2021年企业面临的外部形势,曹德旺认为,一方面,疫情还没有过去,全世界还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即使没有这次疫情,我们的经济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企业家如何面对2021年的外部形势?他建议,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悲观消极,而是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勇敢理性地面对,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和分析我们可能面临的处境,再想办法看用什么样科学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尤其是企业家在做投资的时候,要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导向进行投资。如果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又堆在那里。”曹德旺说。

秦虹

未来防范房地产风险的政策将继续完善,行业要有所准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望2021年以及十四五期间,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调控政策取向?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秦虹看来,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要大力发展政府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对于未来的政策取向,她提醒,未来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将继续坚持和完善,行业需要有所准备。

如何理解中央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秦虹认为,这个突出问题主要是指年轻人、新市民在大城市住房支付压力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大力发展政府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未来中央或将以较大政策力度支持租赁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来解决城镇化新市民进城落户居住问题。”

不过,秦虹同时指出,我国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住房供应以销售为主,发展租赁市场面临着土地来源、金融支持、投资者有回报、受需求者欢迎等诸多难题,需要一系列政策的创新和突破。例如,租赁住房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职住平衡和满足教育需求,所以能否在就业量大的地方提供租赁住房、让租房者能享受基本公共教育就非常关键,如果还要满足可支付性,那么低价土地、低成本的融资机制和政府支持就十分重要,这一切都是挑战。

对于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秦虹认为,“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依然是支持中国经济内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房地产市场的机会可以聚焦在五个点:聚集城市内涵发展的城市更新;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机会的重要方向将聚焦于产业和人口流入快的都市圈;除了都市圈之外,人口规模大的县级市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将是人口红利大的地方;此外,以整合资源为特征的新型地产、满足美好生活的完整和健康社区也是重要的市场机会。

“预计至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比2020年要翻一番,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会为房地产这个载体提供非常好的外部环境,这是房地产发展很好的机遇。”秦虹同时补充,“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同样遇到了挑战,老龄化的出现以及劳动力人口占比的下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供求格局,无论是地域、结构、产品的品类都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对房地产企业来说都是较大的挑战。

2020年以来至今,一系列防范房地产风险的政策出台。秦虹说,房地产的风险是国家整体风险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今年8月份要求的“三限、四档、两观察”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和拿地的调控政策,都是在为防风险做准备。“未来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将继续坚持和完善,行业需要有所准备。”

2020年12月23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人民日报中发文指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问题,她认为,房地产税的立法原则已表明了房地产税要依法实施、体现地方税种和不采取一刀切政策的推出机制,时机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步,先看立法情况才能决定。

李迅雷

注册制将全面推进大规模退市的可能性不大

2021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十四五期间A股走势如何?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李迅雷认为,整体来看2021年的资本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宏观经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出现复苏是大概率事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以上,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都会保持正增长。从政策看,宽松政策的退出会根据经济的恢复情况而择机缓慢退出。从财政政策看,明年两会会确定财政政策的预算目标,在这方面政策还保留回旋余地。从货币政策看,由于GDP同比会出现一个大幅的回升,估计2021年不大会采取降准降息的政策。至于是否会加息,要看今年通胀压力大不大,经济会不会过热,大概率看,货币政策会回归常态。

对于A股市场走势,李迅雷一直持有的观点是,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二八”分化的特点。在他看来,2021年资本市场依旧会延续结构性行情,市场依然会呈现出“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的态势。“

从监管角度看,2021年资本市场的重点和方向是怎样的?李迅雷表示,从最近一些会议的表态看,2021年监管方向和重点已经明朗了——一个是全面推行注册制,第二个是要实施常态化的退市制度。

在他看来,全面推行注册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股票的发行规模会比较大,整体的市场供给量也会比较大。当然也要考虑到市场的可承受能力,比如今年新股发行总规模不到400个。“虽然今年注册制会全面推进,但股票上市的速度绝对不会特别快,还是会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李迅雷说。

退市制度有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近日,沪深交易所就退市制度的相关内容及相关退市配套规则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李迅雷认为,明年退市企业的数量会比今年要有所上升,但是大规模的企业退市这种极端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第一,目前退市需要具备的条件还是比较多,要企业退市并不容易。企业退市有个逐渐被习惯的过程,当前的退市制度是在敲警钟。第二,如果出现大量股票退市的预期,会引发市场比较大的波动,整个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可能要推倒重来。或者很多企业担心被退市,会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李迅雷解释。

近期社科院预测,A股在“十四五”时期有望冲击5000点。对此,李迅雷认为,十四五期间A股指数继续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今后每年指数上涨10%的话,A股就会到5000点以上。“但是十四五期间可能达到的5000点和2015年时的5000点可能是两个不同概念。如果十四五期间,A股能够冲到5000点的话,可能还有三分之一的股票是下跌的。而在2015年,A股上涨到5000点的时候,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是上涨的。这是因为从2017年开始A股市场的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分化,中小市值的绩差股开始出现持续下跌。”李迅雷表示。

疫情之前,有很多企业盲目举债进行扩张、短贷长投。当遇到疫情这样的外部冲击的时候,很多企业就无法坚持。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要记住,企业的经营投资要量力而行,才可能经受得起突发的外部冲击。——曹德旺

未来房地产发展机会的重要方向将聚焦于产业和人口流入快的都市圈。——秦虹

新闻推荐

房企三巨头销售迈过7000亿大关,行业增速却在下降

在疫情、“三道红线”等多重考验之下,房地产行业交出了2020年度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碧桂园、中国恒大和万科依然位居行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改革再破局 企业如何开新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