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等新”还是“买旧” 重疾险新规推行倒计时,新旧重疾险到底如何选择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1-06 03:20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夏楠

“接下来的一个月,有可能是未来20年购买重疾险的最好时机。”最近,不少保险消费者看到朋友圈的保险经纪人在极力推荐重疾险产品。

2020年11月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在京举办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12月28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编制报告》,为新版重疾险提供了“使用指南”。自2007年起,时隔13年的重疾险定义迎来了改变,新规将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很多以前买了重疾险的保险消费者,保险责任是按照旧版本重疾规范设计的。在“新旧交替”之际,大多数保险公司也推出“择优理赔”的原则进行理赔。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新旧规范有这些变化

本次重疾定义修订优化分类,建立了重大疾病分级体系。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

通过科学分级,一方面充分适应了医学诊疗技术发展,将部分过去属于重症疾病,但目前诊疗费用较低、预后良好的疾病明确为轻症疾病,使赔付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也适应重大疾病保险市场发展实际,对目前市场较为普遍的轻症疾病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新规范还基于重大疾病评估模型,量化评估重大程度,并结合定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并适度扩展保障范围。

新规范扩展了疾病定义范围,优化定义内涵。根据最新医学进展,扩展对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等8种疾病的保障范围,完善优化了严重慢性肾衰竭等7种疾病定义。

多家保险公司推“择优理赔”

距离新规实行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自新规发布后,网络上重疾险类产品的浏览量也明显上升。祥霞家族办公室创始人、金融作家曾祥霞介绍,为了应对重疾新规过渡期,目前已经有41家保险公司推出“择优理赔”方案。择优理赔,就是指当新老重疾定义规范出现不一致的时候,按照更有利于被保险人的重疾定义规范进行理赔。

泰康人寿表示,2020年11月5日起,针对采用2007版重疾定义销售的老产品,可以择优选择2007版/2020版重疾定义中相应的疾病定义作为客户赔付依据。

以《泰康乐惠健康(2020)重大疾病保险》为例,如客户因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申请理赔,采用的是微创“切开心包”的手术,按照2007版定义,因不满足“开胸”的条件不能理赔。而根据2020版重疾定义,切开心包即符合重大疾病定义。泰康人寿根据重大疾病择优理赔方案,依据2020版重疾定义,赔付100%基本保额。

如客户因Ⅰ期甲状腺癌申请理赔,按照新重疾定义规范,Ⅰ期甲状腺癌不符合重疾定义,仅符合轻症定义,赔付30%基本保额。而根据择优理赔方案,泰康人寿将依据2007版定义,赔付100%基本保额。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发布公告,对于被保险人于2020年11月5日(含)之后初次确诊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在客户申请重大疾病理赔时,可基于2007版标准重疾定义或2020版标准重疾定义,择优选择有利于客户的疾病定义标准作为赔付依据。除该疾病定义择优选择外,原保险合同疾病种类、保险责任及其他约定内容均保持不变。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理性判断

对于消费者而言,到底是赶在新规范落地之前买还是实施之后再买比较合适?“目前,大多数保险机构都在推新产品。正在上新或者是预备上新的产品,都会按照新规定。”曾祥霞认为,“这次调整更科学,更规范,也会更有利于重疾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择优理赔方案,曾祥霞表示,“择优理赔方案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新规发布后,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贾飙在通气会上指出,重疾险是中国保险业一类重要的险种,疾病定义是否科学合理是重疾险产品保障责任的核心,银保监会将从监管角度对执行新规范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明确新开发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应当符合新规范各项要求。二是明确过渡期为发文之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确保重大疾病保险新老规范平稳切换。过渡期结束后各公司不得继续销售基于旧规范开发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三是要求各公司加强销售管理,严禁借新老规范切换进行销售误导,严禁炒作停售。

消费者也需要理性购买。永达理保险经纪公司部经理傅志馨说,“本质上,新规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也有一些条款确实变得更加严格了,所以消费者需要理性判断如何购买更符合自己的需求。部分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会在保险产品过渡期间炒作‘停售’等内容,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理性选择产品。”

重疾险产品一般都有90~180天的观察期,在观察期内发生疾病,保险公司是不承担保险责任的,因此专家也建议,不要纠结于“等新”还是“买旧”,市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重疾险的配置,防止健康保障出现“空窗期”。

新闻推荐

安联锐视问题不断 二度闯关胜算几何

■本报记者苏启桃实习生刘敏1月6日,执意上市的珠海安联锐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联锐视”)再次上发审会接受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等新”还是“买旧” 重疾险新规推行倒计时,新旧重疾险到底如何选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