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觉供图
治理“僵尸企业”本质上是一场事关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战役。
“僵尸企业”的长期存在,是资源错配、人为干预市场的结果,意味着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够完善。
从计划到市场,经历长期艰巨的改革攻坚,“市场化”已成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发展的关键词。到今天,“市场主体”成为人们对企业“约定俗成”的新称呼。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渐成共识,出清“僵尸企业”更彰显了深化改革的勇气和“啃硬骨头”的决心。有理由期待,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会进一步健全。
尊重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才能优化市场生态,促进要素与资源自由、合理、充分流动。现实表明,“僵尸企业”往往意味着僵尸产业的存在,其长期耗费大量金融、政策和社会资源,不仅意味着对其他市场主体的不公平,更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从“僵尸企业”到僵尸产业,是一个“恶性循环”。有观点认为,在一些传统产业,“僵尸企业”如同寄生在产业链上的恶性肿瘤,侵蚀了产业的生机,浪费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和资源。
在各地展开的“僵尸企业”出清行动中,人们注意到,过程难言轻松,面临着“人往哪里去”的老大难问题,也有政策打架、相互掣肘的现实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些“僵尸企业”已与地方政府形成“合谋”,甚至形成对地方政府的“绑架”。舆论亦注意到,扭曲的政绩观以及对处置 “不良后果”的担心,种种因素造成少数地方政府或机构的处置动力不足,不敢担当作为,也缺乏足够的智慧和应对能力。
有些“僵尸企业”的发生可能存在值得同情的周期性、政策性原因,但大量“僵尸企业”长期僵而不死,则充分表明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尤其是管住、用好“有形的手”,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十分难啃的硬骨头。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有任务表,有出清令,按照“兼并重组一批、加强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各地正围绕处置“僵尸企业”的改革重点,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行业的公平竞争,本报从今天起连续推出的相关报道也表明,“僵尸企业”处置是系统性工程,各地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
实践证明,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需要发挥好市场作用,同时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案,把释放大量沉淀资源与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以及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结合起来。重要的是,要在全面完成出清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治理“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生存土壤,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新闻推荐
记者|薛冰冰10月12日下午,东航集团宣布正式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