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不能忽略“骗取亲戚身份信息”这个细节

来源:成都商报 2020-06-12 01:35   https://www.yybnet.net/

笔者认为,一个细节不应忽视,即新闻报道披露,“李某使用的他人的护照信息、身份信息,都是她从亲戚那儿以投资理财的说辞骗取的”。

保险合同的性质不是普通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保险合同的权利义务,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鉴于保险关系的特殊性,保险合同对于诚实信用的要求程度,远大于其他民事合同。保险合同也被称作“最大诚信合同”,必须依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进行,必须完整表达当事人真实意愿,而这也是为了防止保险诈骗等行为。从李某的操作来看,骗用他人信息和名义,与保险公司达成保险协议,有悖诚实信用原则,涉嫌违反保险法规。

基于保险合同的巨大风险,我国刑法对保险合同予以严格保护。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保险法律、法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认定为保险诈骗犯罪,并列举了“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等具体情形。

李某靠航班延误险赚钱,给人一种凭本事吃饭的印象,但从亲戚处骗取护照信息、身份信息,表明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性欠缺。既然被保险人对签约都不知情,又何来因为航班取消而蒙受经济损失?如此捞取保险金,属于“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行为,符合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保险法》,投保人仅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具有保险利益,如果是其他人员,要视为具有保险利益,被保险人必须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就相关报道来看,骗取他人信息,在亲戚并未知情的情况下,替代签订保险合同,涉嫌违反保险法规要求。

从司法实践看,近来此类盗用他人信息,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利用航班延误险比率获取赔偿,最后被认定为违法犯罪的案例并不少。

能够看出,在合法与涉嫌违法、犯罪之间,有一个标志性行为——“盗用他人信息”。不错,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保险标的具有不确定性,但盗用他人信息后,以欺骗手法促成保险关系,大幅减少了己方成本,增加了保险公司一方的风险,所谓的“对赌”其实并不公平。

市场是在法治进步中完善的。对于航班延误险的规则漏洞,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必须检视,但个别想着借机致富的人,也应想想“火中取栗”的后果。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杨宜桐

新闻推荐

台湾今年前5月人口负增长 劳动力不足或将冲击社会保障体系

新华社台北6月11日消息,台湾当局内部事务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前5个月台湾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出生人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能忽略“骗取亲戚身份信息”这个细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