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银保监会如何研判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外溢效应”?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银保监会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进一步支持复工复产?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热点在官网上予以回复,目前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金融政策将根据复工复产实际需求“量体裁衣”。一季度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
海外疫情对银保行业
影响总体可控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但境外疫情蔓延扩散趋势仍在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但随着全球疫情发展、经济金融走势还有很大不确定性,银保监会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风险管控;通过紧抓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四点发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助力脱贫攻坚等切实举措;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安全、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务。
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
实施还本付息
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单独或会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引导银行持续跟进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需求,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融资。督促银行机构稳定信贷供给,加大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有效化解各类风险乱象
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和财产险增速出现明显下降,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尽管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但面对保费增速的下降,尤其是部分公司可能出现负增长,银保监会将通过专项检查、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加强分红险产品风险排查、治理短期健康保险不规范等问题,遏制市场主体的违规冲动,守住和巩固近年来金融领域治乱象的成果。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同业理财余额8460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87%;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实收信托较历史峰值下降近5万亿元。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防范风险反弹回潮,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影子银行统计监测体系和公开披露制度,厘清高风险影子银行的特征与统计口径,推动提高相关数据质量和透明度。本报记者 张娅娜
新闻推荐
经济运行、全面小康、公共卫生、国际合作、对外关系…… 世界关注的中国两会“关键词”
2020年中国“两会时间”5月21日正式开启。特殊时期召开的中国两会备受世界瞩目。国际社会关注的两会“关键词”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