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不少投资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降低。记者了解到,在当前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中长期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产品相对收益较高,也是不错的投资渠道。
“最近我在银行有一笔2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还想继续买,但咨询了客户经理才发现,现在收益率超过4%的理财产品已经不多见了。”达城市民燕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自己都是将资金投资在银行理财产品上,但随着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他准备改变投资策略。
记者观察到,如今收益率在4%以上的理财产品确实在逐渐减少,不少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从4%以上下滑至3.5%以下。截至5月20日,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更是跌至1.60%,预计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可能还会在2%以下维持一段时间。
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业内人士王先生认为,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与市场流动性水平有关。今年以来,人民银行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1.75万亿元长期资金,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有所下降,影响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另一方面,王先生表示,今年来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贷款利率逐渐下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当前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自然倾向于降低负债成本,其中包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存贷款利差维持在一定水平。
他建议,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先选择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并适当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在当前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下,可以考虑购买较长期限的存款产品或理财产品,比如大额存单利率就十分具有吸引力,可以锁定收益。另外,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购买一些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但要注意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合理审慎地进行投资。
(本报记者 胡健)
新闻推荐
近日,在网络直播中,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团队“带货”销售的“花点时间520玫瑰礼盒”被大面积投诉存在质量问题,鲜花多为枯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