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金融消费警惕“套路”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20-03-17 07:55   https://www.yybnet.net/

资料图片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薄酬。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同时也是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而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疫情实施金融诈骗,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让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那么,在疫情防控期间,应该警惕哪些金融诈骗套路,又该如何规避其风险呢?

套路一

“免息”贷款诈骗

针对一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需要,不少非法机构会以各种噱头吸引客户,尤其是用“免费”“免息”“零利率”等套路误导金融消费者和企业。

实际上,机构放贷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金融消费者要避免向非法的放贷机构尤其是没有资质的网络放贷公司借款应急。遇到所谓“放贷机构”或“信贷专员”要小心谨慎。

攻略1

目前并不存在免费或免息的贷款,莫因贪恋“小便宜”而掉入套路和陷阱。

金融专业性强,涉及各类风险的管理,普通金融消费者要正确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咨询身边熟悉的专业人士,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没有说清楚风险点的产品要远离。

此外,银行有产品信息查询平台,会收录该银行全部在售及存续期内个人类金融产品的基本信息,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的理财、代销的基金和保险等金融产品时,若未在平台上查询到相应的产品信息,请谨慎购买。

套路二 

网络购物诈骗

“N95口罩,299元10个,立即发货”“消毒液、酒精,大量供应”……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购买医用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的心情,在朋友圈等谎称有货或者可以代购,在消费者付款后,找理由拒不发货或直接拉黑失联,骗取钱财。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情况,通过发布“足不出户,工资日结,报酬丰厚”等刷单广告,实施网络刷单诈骗,引诱受害人刷单付款后,拒不退款。

攻略2

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或药品一定通过正规渠道,如需在线上购买,请消费者认准有运营资质的专业的线上购物平台。

消费者面对疫情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了解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花样,时刻保持警觉。如需转账,转账前一定要进行多渠道确认,浏览新闻要上正规网站,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信息和链接。

套路三

线上退改签诈骗

当前,一些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国内、国际部分交通停运、变更的情况,通过发送虚假的火车票、机票退改签信息引导用户点击诈骗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收集受害人银行账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用户钱财。

此外,不少消费者会遇到大量旅游及酒店的预定行程取消及快递发货困难的情况,诈骗罪会以押金返还、快递退费为借口,发送虚假信息,引导用户提供银行账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用户钱财。

攻略3

退改签、退费不需要提供银行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如果对方要求提供此类信息要警惕。此外,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办理火车票、机票退改签及酒店、快递退费等业务。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爱心捐赠,捐赠过程中不要提供银行密码及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相关链接>>>

金融消费者享有的八项法定权利

金融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包括: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金融消费者知情权;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监管部门投诉热线——中国人民银行:12363中国银保监会:12378中国证监会:12386

记者祝贺

新闻推荐

天气转暖后新冠病毒是否会“偃旗息鼓”

随着天气的转暖,新冠病毒会“偃旗息鼓”吗?如何判断新冠病毒的命运?气候条件是否可以影响新冠病毒的存活?中国科协特邀中华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金融消费警惕“套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