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201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7%,环比增0.5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1.14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08万亿元。在同日举办的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市场关心的社融增速、2020年是否会降准降息、如何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等问题做了回答。
据央行初步统计,2019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与前两个月持平,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全年社融新增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08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社融指标再次扩容。2019年12月起,央行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此前,“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先后于2018年7月和9月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社融是我国独创的一个宏观调控指标,度量的是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的各类资金的规模。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19年12月起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融统计,使数据更加完整。修订后社融同比增长10.7%,比修订前还低了0.1个百分点,增量筹集资金都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社融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合理就行,如果过高会推高全社会杠杆水平,会带来通胀隐忧,过低则反映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不足。”
社融增速平稳也确保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2019年12月社融同比增速10.7%,实现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的目标。“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三项余额合计占比8.9%,较上年下降1.66个百分点,表明影子银行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温彬称。
据央行公布数据,2019年12月末,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6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2.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72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全年净投放现金3981亿元。
对于是否有降准空间,孙国峰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9.9%,中小银行最低档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至6%,“我国法定准备金率处于适度水平,根据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空间,不过空间有限。”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在会上表示,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还要更好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今年可能关注的不仅是首贷,还有续贷、信用贷等一系列能够反映融资难的指标。具体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金融的服务水平,要推动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还是要继续严格控制房地产在新增信贷资源中的占比,实施信贷资源的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周学东称。他还表示,要继续运用科技赋能,提高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5大变动值得关注1.基本信息更丰富增加“个人为企业提供担保”“就业状况”“国籍”“联系电话”等2.信贷信息更准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