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发布 “恶意索赔”下月起将受限

来源:来宾日报 2019-12-11 08:33   https://www.yybnet.net/

以“打假”之名,通过恶意投诉而牟利的行为将从下月起受限。2020年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发起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职业索赔人

以打假之名实行敲诈

近年来出现相当一部分职业索赔人,他们利用商品保质期、广告语描述等方面的漏洞,故意大量买入,要求商家支付赔偿,甚至成为职业索赔人。这些职业打假人通常寄生于各大电商平台,以打假之名对商家实行敲诈,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敲诈勒索,有的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

据2016年上海工商部门调查显示,当年上半年12315中心接到的职业索赔诉求件中,经立案调查,真正构成消费欺诈的仅20起,其余99.83%的被索赔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消费欺诈。

形成产业链

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趋势

恶意索赔的套路越来越深,甚至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式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师徒传帮带、培训产出一条龙、专盯包装宣传瑕疵等。

职业索赔所耗费的资源是一般正常投诉的4至5倍,公共资源被少数团伙恣意挥霍,反而让真正影响到消费者和市场经营秩序的问题无法得到处理。

今年9月,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举办的职业索赔行为专题研讨会披露,近年来,全国以“打假”“维权”为名发起的“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每年超100万件。

治理手段

多方呼吁遏制恶性索赔

随着职业索赔现象社会危害性的日益凸显,有关遏制职业索赔的呼声渐高。在近日举行的2019互联网法律大会上,《恶意索赔行业观察报告》发布。《报告》认为,职业索赔已经影响到商家、平台、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多方,破坏市场营商环境,侵占消费者正当维权的司法执法资源。

公开信息显示,已有近4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职业索赔的建议。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储小芹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职业索赔”的动机并非为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敲诈勒索,有的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因此,她建议逐步遏制职业索赔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在今年8月底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李长青的建议中,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职业索赔已背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本意,将配合司法部尽快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我国将规范大额现金管理

程维妙近日,央行发布《关于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在三地试点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发布 “恶意索赔”下月起将受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