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场
编者按 近日,“名校硕博生当中学老师”和“学生公寓招博士辅导员”两则新闻引发社会热议。按照公众的正常期许认识,博士生属于高精尖人才,工作岗位应该是高校、科研所等机构,所以有人认为,博士生进中学或当公寓辅导员,有“大材小用”甚至“人才浪费”之嫌。但也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硕士、博士不再是“物以稀为贵”,不论到哪个领域就业,都不必大惊小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我们编发两篇文章,与读者一起思考这种社会现象。
据11月20日上游新闻报道,云南师范大学发布的一则“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专职辅导员(博士)需求信息”引发网络热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名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学历要求为取得博士学历学位双证的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云南师范大学的这则招聘信息发布后,随即在网络引发热议。一如当初“北大学生卖猪肉”“海归卖包子”的新闻一样,人们纷纷痛感“大材小用”了。有网友表示,“这种含金量极低的工作,本科生都能干,却招聘博士,学历这么贬值了吗?”在传统观念中,诸如这般没有太高技术含量要求的工作,一般从业人员都能胜任,何必寒窗苦读十余载。倘若单从公寓辅导员的门槛而言,让博士当辅导员无疑是人才的极大浪费。长期以来,博士被誉为社会精英,与之相对应的职位通常也都“高大上”,很难与一般学历需求的辅导员扯上关系。因此,招聘博士担任公寓辅导员,一时间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不甚认同。疑虑的背后,蕴含着高等教育最本质的问题,教育给人带来什么,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可否认,当今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已不是“象牙塔”,而是众望所归的“服务站”了。但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大学愈来愈接近社会,大学在社会中充当何种作用,最终将走向何方?哥伦比亚大学的安德鲁·德尔班科教授在其著作《大学的过去、现在和应有的未来》中指出,在学费上涨和毕业后就业前景渺茫成反比的现实下,家长、学生和社会越来越倾向于把教育当作一件“关乎盈亏的事”。其实,在谋生这件事情上,务实才是王道。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哪个行业都很重要,哪个岗位都不可或缺,都要有人去做。依据学历、背景、岗位、权力等标准,偏执地将每个个体划分三六九等,实质上是片面的人才观。事实上,三百六十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关键是看他能否胜任工作、创造价值。
随着人才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文凭的信号作用越来越弱。我们追求的是能力,文凭和其他方式只是反映能力的手段。类似的案例很多。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商业帝国之前,办过翻译社,卖过花,推销过药品,在创业路上屡败屡战。近日被刷屏的美国总统的女儿,在沃顿商学院读书时,便自食其力,当模特,推广珠宝品牌,后来才进入特朗普集团当了副总裁。博士生担任公寓辅导员,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在为未来的事业发展与进步积攒经验。表面上看,类似辅导员的工作似乎有点低端,让博士生参与进来似乎有些可惜,但“博士”等标签带来的品牌效应,足以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事件,关键还在于“与众不同”。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未来的社会是个充满变动和张力的马拉松长跑,起跑时的一两步也没那么重要,第一份工作也未必能完全体现个人价值。泰山不辞垒土,乃成其大,哪怕有登顶之梦,也要从基础做起。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好的职业,任何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求职择业时,学生个体最好慎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将兴趣与前景相结合,综合兴趣、爱好、特长、志向和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理性抉择,而非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毕竟,就业创业是一个过程,第一份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奔赴终点、达到一定高度才更为重要。
新闻推荐
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始终发挥着协调作用,而协调者的角色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从跨国区域合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