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网络生存能力”……近来,大量引发家长焦虑感的少儿编程广告,充斥于自媒体和公共场所。“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继奥数、英语之后,少儿编程成为最新教育培训热点。少儿编程如此火爆,谁是幕后推手?家长是否应该让孩子学编程?
势头迅猛:家长跟风、资本跟进
“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近来,类似言论以广告或软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自媒体、公共场所及家长群里,且愈演愈烈。一些名人纷纷为相关培训站台。这一切给少儿编程笼罩了一层高端、前瞻的色彩。
据了解,少儿编程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6岁以下孩子的简单机器人拼搭式教育;一类面向6岁以上小学阶段的儿童,以图形化、模块化的编程语言在编程软件里创作情景动画。
少儿编程课花费不菲。记者调研市场发现,以7岁孩子每周上1节课为例,线下课程一般一年1万到2万元,线上课程一年多在5000元左右。
记者近日在天眼查上检索显示,360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里含有“少儿编程”,其中,在一年内注册的公司有190余家。
某投行教育行业分析师孙瑞桃说,目前超过60家少儿编程培训企业公开融资,编程猫、核桃编程、西瓜创客等在近两年均宣布亿元新融资,以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和北极光创投等为代表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好未来、新东方等上市教育企业都已“入场”。
火热背后:资本驱动、贩卖焦虑
少儿编程培训为何如此火爆?
首先是政策鼓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让青少年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战略需要。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目前,北京、重庆、广州等地教育部门都出台了人工智能课程逐步进校园的规划。浙江省从2017年开始,包括编程的信息技术已经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在政策鼓励下,资本纷纷进入少儿编程培训市场。
不容否认的是,一些机构刻意“制造焦虑”对少儿编程热推波助澜。一位南京少儿编程创业者说,有的公司员工冒充家长在家长论坛、家长微信群和自媒体里发表一些制造焦虑的言论,然后以“免费体验”的形式吸引消费者。
人工智能编程技术的学习有明显低龄化趋势,中学开始学,甚至小学也开始学。是不是越早学习越好?“要辩证看这个问题。”文继荣说,让孩子早接触到人工智能,对成长有帮助。然而,人工智能背后有数学、统计、脑科学等多方面知识,中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家长在这个阶段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际,以“合作创新与价值创造”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暨签约仪式在上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