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备受银行与客户青睐的结构性存款迎来监管重拳。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结构性存款的发行主体、销售管理、产品设计、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严格的要求。
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一个新生业务品种。外资银行于2002年发行了首款结构性存款产品,随后,一些中资银行也开始跟进。但由于产品较为“小众”,结构性存款并未受到市场关注。
2018年以来,受银行存款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资管新规禁止发行保本理财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结构性存款迎来爆发式增长。Wind数据显示,结构性存款总额从2017年1月的5.78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5月的9.26万亿元,增长约为60.31%。根据9月份央行中资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资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估算,结构性存款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存款也出现了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不少银行用结构性存款作为对保本、稳健理财产品的替代,但对老百姓来说强化了刚性兑付的概念,这对资管新规、投资者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
据了解,一些结构性存款在产品设计上没有实质性的结构性操作,甚至根本没有嵌入金融衍生产品。“假结构”使得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成了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发行假结构性存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收存款,尤其一些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的中小银行,发行的部分产品甚至没有衍生品交易资质,目的就是主动吸收一般性存款,变相提高利率、高息揽存。
今年年初,结构性存款收益与票据贴现利率出现倒挂,部分企业以票据贴现资金购买高收益率结构性存款,使结构性存款成为套利工具。
“这实际上是一种监管套利。”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结构性存款乱象,一方面体现了业务本身不规范,另一方面扰乱了整个市场。“拉高了整个存款的成本,抬高了整个银行业的资金成本,这对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压降实体融资成本是不利的。”
针对部分结构性存款存在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提出,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应当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相关衍生交易敞口应纳入全行衍生产品业务管理框架,严格执行业务授权、人员管理、交易平盘、限额管理、应急计划和压力测试等风险管控措施,杜绝“假结构”设计。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管对结构性存款亮出重拳旨在“打假”, 对真结构性存款影响不大。如果政策严格执行,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将有所下降,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竞争将更加有序,结构性存款也将回归本源,各产品将会恢复真实的利率。
新闻推荐
记者|周小飏编辑|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现三年来首次下降。标普全球市场财智《企业勘查策略》系列报告最新发布的《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