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关停潮”,让韦博英语这家有着20多年口碑的教育培训机构“轰然崩塌”。随着事件发酵,更受关注的是,那些分期贷款了数万元的学员家长还要面临“课程无排期、退费无期限、贷款必须还”的尴尬局面。
在经历租房、健身、医美等行业的“跑路”事件后,“场景+分期”这一原本意在创新便民的消费金融模式,再次受到拷问。
课外培训机构“连环跑路”
十一假期至今,因韦博英语事件带来的课外培训机构“关店跑路”话题,掀起广泛关注。回顾近3年,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已不是新鲜事。从2016年聚智堂董事长卷款“跑路”,到当年挂牌新三板的环球拓业教育实控人失联,教育培训机构“猝死”时不时上演。
仅今年以来,上海地区就有近10家课外培训机构或其上海分店关停。根据亿欧教育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跑路”和突然闭店的课外培训机构超过20家,遍布北上广深。
每一家关停机构的背后,是动辄超千万元的学员预付学费。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来热衷于扩大招生规模、抢占市场、加速布局,以各种方式收取预收款。而恰恰是这种盲目扩张,导致了机构资金链断裂。
被“玩”坏的学费分期
很多办了学费分期付款的家长,在涉事课外培训机构倒闭后,陷入既不能退课又不能退费的窘境,只能不断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周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先上学、后付款”的学费分期模式,原本是为了减轻学员方的经济压力,但却在不良营销中逐渐变了味儿。
尽管2018年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在现实执行中,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变相规避。
据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介绍,很多培训机构以“学费分期”诱导家长买课,偷换概念撇清关系。当家长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后,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扣除相关手续费,将学费一次性支付给课外培训机构。这时家长与申办消费分期的金融机构之间已经产生了借贷关系,而该借贷关系与教育培训机构无关。
“不管家长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法理上,课外培训机构撇清了退款的责任。”上述人士表示,当学员办理退学,学员家长与申办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借贷关系,家长还须继续参照还款的规则办理。
不管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付款,当机构突然关门走人后,家长无处追讨,只能待在原地被“割韭菜”,被动陷入漩涡之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看重的是征信条件较好的学员家长这一C端群体,但却忽视了B端的风险。从风控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培训机构连环关停,也为金融机构在互金市场的盲目扩张,敲响了警钟。据《上海证券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吴雨张千千)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63万亿元,同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