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 网友戏称:别小看了美颜磨皮功能;专家: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

来源:天府早报 2019-09-17 02:47   https://www.yybnet.net/

■天府早报记者周琴

拍照时,比出“剪刀手”是很多人的惯用pose。但近日,“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的网友调侃称,照片在美颜时磨皮开到最大,影响不大;还有网友担心地表示,“再也不敢用剪 刀 手了。”天府早报记者就此进行了 调查。

市民担心

以后都不太敢比“剪刀手”了

近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上,有专家表示: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和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将人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

此言一出,在网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倘若靠拍照就能轻易获取他人指纹,这对信息安全、财产、生命安全都是一个巨大威胁。市民赵女士就是一个剪刀手拍照爱好者,在其朋友圈,就有着不少她留下的美美照片。赵女士担心地表示,“科技发达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有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以后我都不太敢比剪刀手了。”

有专家甚至给出了具体数据:“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不是偶然

“剪刀手”有风险说法很早就有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剪刀手”第一次和指纹遭遇尴尬“相遇”。据报道,最早是在2014年,德国一场黑客联盟会议上,有黑客组织从网上下载了一组德国国防部长的高清照片,他们从中挑选了几张包含手部特写信息的,用一款专门识别指纹的软件,就提取到了德国国防部长的指纹。

2017年,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给出研究结论:他们用204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不同距离拍摄人像,同样通过照片放大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在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能够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至3米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被摄者指纹。这一说法和此前的专家说法一致。

记者调查

市面上指纹锁能否经得起考验?

业内人士:要买质量好一点的

拍照获取指纹,听上去简单,除非是有人刻意为之,且拥有专业的摄影器材,否则也很难成功。

拍照提取的指纹是否会触发安全风险,问题就抛给了指纹利用率高的手机和智能锁。三个月前,市民黄先生换了套大房子,乔迁新居。而他新房添置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一个指纹锁。

“花了一千多元,主要就是不用考虑到带钥匙,很方便,”当记者问及,“是否担心过安全问题”时,黄先生坦言,“买的时候还是对比了一下,最后看中这款的性价比。但现在剪刀手会泄露指纹的说法出来,我又有点担心了,觉得还是买便宜了。”

一位从事指纹锁生意七八年的郭先生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市面上的指纹锁的识别大致分为光学识别和半导体识别两种。两种的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光线反射,相当于给指纹“拍照”;后者采用“活体指纹识别”,利用人体真皮组织的电特性,获取真人手指持续有效的指纹特征数据。

郭先生表示,目前出名的指纹锁品牌普遍采用的是半导体识别,少数采用光学识别的也加入了活体指纹识别。“建议大家还是多花一些钱买好一点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专家看法

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信息?

专家:不必恐慌

“拍照时比划‘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近日,这样一则消息被广泛转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该消息称,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1.5米至3米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对此,有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这一说法从图像复原技术上可以实现,但从网络安全的维度来说,并没有实际增加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企业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表示,相较通过照片盗取指纹来说,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比它“门槛低”的其他方式。因此,对于“拍照时比划‘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

阿里巴巴安全领域专家告诉记者,仅就技术本身而言,生物识别具有防伪性能好、私密性强、随身“携带”等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照片都会经过压缩处理,无形中已经降低了照片的清晰度,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如果距离足够近,相机像素又非常高,通过照片盗取指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很复杂。”

“比起指纹泄露,人脸更容易泄露,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照片都不能拍脸了呢?”裴智勇说,生物识别技术本质上与数字密码一样,具有可复制性,因此生物密码不适合单独使用。目前生物识别和身份认证商用产品方案不仅仅依赖于静态的指纹信息、人脸图像,大多还附加了人工监督、活体检测技术、多因子认证技术,来保证“我就是我”,因此,绝大多数场景的生物密码应用是安全的,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网友们对此比较淡定。有的调侃道,“可以反V字拍‘剪刀手’照片”“上传照片前都进行了美颜磨皮,不会留下指纹”。网友“谈典看法”表示,至少通过此事,大家能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还在纠结“剪刀手”?

这些个人信息泄露也应注意

有关“剪刀手”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对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安全感到担忧,也有网友比较淡定。专家表示,目前无需对此感到焦虑,但也应注意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

除了指纹,这些个人信息也可能通过照片泄露

一张照片究竟可以泄露多少个人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指纹、虹膜、位置等信息都可能被人为获取。

在15日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张威表示,拍摄者和被拍摄者距离在1.5米范围内,当被拍摄者比出“剪刀手”时,其指纹信息可通过照片100%提取还原。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副教授何玉青认为,除指纹信息外,被拍摄者的虹膜信息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在照片中的提取对象。除生物特征信息外,手机拍摄的照片还可能泄露拍摄者的地理位置信息。

相比“剪刀手”,丢手机的安全风险其实更大

有安全专家指出,通过照片提取还原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是完全可能的,但存在一定技术门槛,并非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相比之下,用户遗失手机所导致的安全风险会更大。

“目前用户在手机上进行的指纹验证操作都是在手机设备内处理的。”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告诉记者,即使攻击者获得了用户指纹,还必须拿到用户的手机才能实现账户盗刷。同时,如果手机被不法分子获取,那么即使没有从照片中取得的指纹信息,技术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锁手机。专家认为,利用一些手机软件对图片进行在线处理的安全隐患同样值得关注。一些用户在使用修图软件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将个人照片原图上传到了相应服务器中,如果这些被服务器存储的照片发生泄露,上述个人信息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

新闻推荐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加快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比1至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 网友戏称:别小看了美颜磨皮功能;专家: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