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佳节,月饼和大闸蟹这两种美食都会占据着不少人的餐桌。但是在有些人眼里,这两种美食已经不单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炒的。先是有月饼券,而后一些商家顺势发明了螃蟹券,凭券随时提取实物,两种美食也都走上了“证券化”的路子。
螃蟹还没上岸 券已卖了好几万张
据悉,今年阳澄湖将于9月23日开捕,这也意味着今年中秋节吃货们暂时吃不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不过,螃蟹券已经率先登上各大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由于大闸蟹属于生鲜中的特殊商品,每年食用期从9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中旬,且不易保存和运输,所以在大约十年前,“螃蟹券”应运而生。
每年7月起,螃蟹券开始在各大电商平台售卖。9月12日,以“大闸蟹”为关键词在淘宝搜索,销量过万的蟹券卖家已有14家。其中,销量最高的某品牌大闸蟹礼券显示已有5.9万人收货。
螃蟹从实物变为了礼券,从现货变为期货,商家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消费者又是否能从中得到实惠?
不少人听过这样一个段子,经销商印刷2000张面值500元的蟹券,400元卖给企业采购人员,企业采购人员拿去送礼,收礼者以250元的价格卖给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回购螃蟹券每张赚100元,轻松赚到20万元。
这种做法的逻辑就在于螃蟹经销商以虚高价格发行螃蟹券,而这些礼券在社会上空转一圈,商家不需要卖螃蟹,甚至根本没有实物保障,就可以躺着赚钱。
预售券带来资金沉淀 还有人压根儿不来领
实际来讲,蟹券还会增加供应商成本,比如印刷、包装礼盒以及快递费等。即便如此,有的商家却能卖得很便宜还能赚取利润,难道他们的大闸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作为行业从业者,满舟生态农业(泗洪)有限公司总经理娄中明算了个成本账,某品牌4.5两公蟹、3.5两母蟹,8只螃蟹标价99元。蟹券快递费5元,蟹券制作成本忽略不计,提蟹时包装费6元,人工费2元,快递费23元,如果利润15元,那留给螃蟹的成本仅48元。而在批发市场,品质较好的3.5两母蟹,接近200元1斤,48元大概只能买到1只。
他直言,这种账一算就铁亏,卖家想赚钱,只能控制螃蟹的成本在48元。低价蟹券的逻辑就在于“以小充大、以次充好”。
娄中明介绍,不同规格的螃蟹差价巨大。通常,优质3两母蟹的价格比2.5两的贵一倍,3两母蟹价格比2两贵2-3倍。标起来大的螃蟹实际上都会根据售价来核算成本,会保留一定利润空间。
此外,预售螃蟹券还会带来巨额沉淀资金。蟹券从8月份起就开始进入预售中,以200元一张螃蟹券计算,若卖出1万张螃蟹券就可以带来200万元沉淀资金。而这笔沉淀资金从8月初到螃蟹提货,总共历时2-4个月,都将沉淀在商家手中。
此外,商家还有一个赚钱的地方是等消费者手里的券过期。以月饼券举例,商家每发行1000张月饼券,实际只生产了300盒月饼,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赌只有一部分人真正来兑换月饼,剩下的月饼券,要么进入前述的循环回到商家手中,要么躺在某个角落里,直到过期。
据娄中明观察,当年发行蟹券不提货的比例在10%-20%,一般是由于蟹券进行二次转赠的原因。
金融手段赚钱 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与大闸蟹几乎相同的是,一到中秋,不管是公司还是送礼,很多已经不送实体月饼,而是改送“月饼券”。但不少拥有月饼券的人,并不会真正用来兑换月饼,而是会找黄牛兑现。这就让月饼券的发行脱离了月饼实体“基本面”,变成了一门实实在在的投机生意。
简单流程就是,月饼厂商印了一张100元的月饼券,以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以80元一张卖给了消费者A,消费者A将月饼票送给了B,B以40元一张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一张向黄牛收购。如此一来,厂商没有生产月饼,还赚了15元,经销商赚了15元,A送了人情,B赚了40元,黄牛赚了10元。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资产证券化,但最关键的是有的商品证券化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不良的结果。例如商家不用饲养螃蟹、不用生产月饼,通过金融手段就可以赚取大量资金。”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样操作带来的恶果就是商家不再重视产品本身,而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普通的消费者。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这种做法在之前的月饼券上比较明显,不过随着八项规定出台、三公费用压缩,上述套利手段现在基本绝迹了。
去年,有报道称,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与深入,近年来购买螃蟹券送礼的现象大幅减少。一度火爆的蟹券回收生意已鲜有黄牛问津,蟹券的送礼功能弱化,作为礼品的流通率大幅下降。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如果在兑换实物时发现不能提货或者不符合之前商品描述的计量信息,便涉及合同违约。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第三方电商平台也有义务制定纠纷处理规则,在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可以先在平台投诉商家,根据规则去处理,如果还不满意,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宗禾)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王铭禹干旱少雨、戈壁广布曾是甘肃省酒泉市农业发展的短板。近年来当地巧打“气候牌”,利用戈壁光照充足、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