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经济人物· 于红建
2014年3月18日,距离上一次在物流领域的创业已过去5年时间,于红建和他的小伙伴们仅仅花了7天时间又做了一个叫“闪送”的模型,看能否打破传统快递的模式,用一对一的方式把同城之间的东西送得更快。这天,他们在贴吧做了宣传,等了一天等来了公司的第一单。
不久前,记者在闪送的办公室见到了公司联合创始人于红建,办公桌正中摆放着他和公司新代言人周杰伦的合影。时至今日,这家即时配送领域的领头羊已完成多轮融资,积累了近1亿用户,服务覆盖222座城市,现金储备超过1.5亿美金。显然,闪送在即时配送行业走通了属于自己的模式。
闪送的逆向起步
闪送的第一单,于红建记得很清楚,是一位先生从外地出差回家时发现忘记带钥匙,而这位先生的妻子正在加班赶不回去,让他很焦虑。搜快递,送不了,于是这位先生尝试了闪送,40分钟就收到了钥匙,这让他很惊讶,觉得太快了。“这个模式从第一单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于红建说。
“到2014年时,物流行业显示出新的趋势,人们对品质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消费习惯出现了。”于红建回忆,那时网上很多人吐槽“快递不快”“暴力分拣”等问题,用户体验不好。于红建本想通过信息化方式,或者通过给快递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去促进和推动行业变革,满足用户需求,但却发现推动不了。“既然我不能改变你,那我就自己来改变这个行业。”
那时,传统快递公司都朝着集约化、规模化这条线上走,于红建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同城一对一急送,不拼单的模式。这种服务的稳定性很好,在时间上确定性也很强,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第一单之后,闪送开启了连续18个月周环比20%的高速增长之门。
融资后的技术提速
去年8月,闪送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的D1轮融资。于红建表示,这轮融资主要用途是加强在研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算法方面的投入。
“从调度算法上来说,我觉得我们比外卖和网约车都更复杂一些。”于红建说,用户要配送的物品多种多样,大小不一,重量不一,形状不一,甚至形态也不一样。闪送员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开汽车,有的乘公交地铁。在匹配时,要考虑的维度更多。“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短短的一秒,甚至几百毫秒内,作出对于全局最优的决策。这种决策中多一个参数的维度,难度不是线性放大,而是几何性放大的。”
于红建介绍,目前公司对技术的投入,已占全部成本的近50%,而对于大数据方面高级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加大。
另一方面,产品从上线到现在,取件起步价已从39元降至16元,客单价从50元降至30元,消费者获取服务的成本呈现下降趋势。技术的投入给公司带了可见的回报。
即时配送未来方向
当前,即时配送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提供即时配送的同城速递已成为物流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闪送之外,还有UU跑腿、点我达、达达等对手在跑马圈地,顺丰、圆通、京东、美团等巨头也强势切入。相互间的模式也呈现出差别,比如拼单与否,比如主要服务C端还是B端。
面对这些竞争对手,于红建表示,快速跑到安全线之上非常重要,这要求公司必须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占领用户的心。“经过五年的发展,闪送做一对一急送的定位已经形成,而今年的重点就是想让整个定位在用户心目中更加深入,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安全所在。”
第二个是数据。于红建介绍,“过去五年对数据的积累,包括用户的画像、订单的画像、配送员的画像,能帮助公司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去做更加智能的调度。这也是核心竞争力。”
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看,于红建认为,即时配送会往基础设施的方向去发展。“它会是物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反过来可以给很多商业赋能,而且能把原先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也会催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
新经济将来更追求美
谈到新经济,于红建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商业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我对于新经济的理解,就是用户在发生变化,用户的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用户对世界的理解在发生变化。”
“现在是90后的天下,消费在升级,消费习惯在变化。外卖为什么能火?是因为这一代人“宅”“懒”。如果往前推十年,即使外卖技术很成熟,它也火不了,为什么?那一代人都习惯在家里做饭吃;另外一个就是注重体验,现在用户的认知已发生变化,愿意为好的服务体验付钱。”于红建说,闪送顺应了这种变化,随着主流人群认知的变化而发展。
新经济将来是什么?于红建说:“是大家越来越追求服务体验好、更追求美,比如说高颜值的东西。接下来是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开始回归,当人们的生活经济条件比较好时,精神生活就会变成一个经济,变成一个生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艾晓禹 张越熙
新闻推荐
iPhone新品定价下调 入门款起售价直降1000元 苹果发布三款智能手机,定价大幅下降,5G缺席,中国市场今年已四度降价提振销量
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新一代iPhone揭开面纱。相比于产品创新上的乏力,今年苹果最大的动作可能要数起售价的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