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谁卖了我们的信息

来源:西部法制报 2019-08-20 00:52   https://www.yybnet.net/

你想知道不胜其烦的贷款电话从哪里来的吗?你想知道你的电话怎么那么多人知道吗?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发现每天有大量骚扰电话从这里打出,成千上万条含有个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的“文件”在大量微信群内“裸晒”,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

入职先办卡 一人一天骚扰2000人

记者通过一家名为“北京中邦富通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邦金融”)的面试,成为一名电话推销员。该公司主要通过拨打电话推销贷款业务,并按贷款金额3%收取业务费。

为避免屡被投诉、标记,推销员需不断更新号码。负责人会为新入职员工统一办理170号段电话卡。记者被安排在一个约60人的电话营销团队。一台电脑和多部电话成了每个推销员的“标配”。

“一个大单,三年吃穿。”这是公司内流传的一句话。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说,他平均每40分钟能拨出250个号码,一天2000个电话。即使是刚入职的新人,每天至少要打出600个才算合格。

按公司要求,记者以“是否需要贷款”为内容拨打了300个指定电话,但多数被直接挂掉和拒接。公司销售负责人安慰说,运气不好打300个不开单很正常。

记者注意到,另一家名为“深海教育”的培训机构近期招聘信息投放较多,于是前往“卧底”。

这个培训机构的销售部门共分12个“军团”,每个“军团”下又设多个小组。个人信息被分为“首咨”和“公海”两大类,“首咨”即从未被骚扰过的新信息,只有老推销员才能拿到。“公海”是曾被骚扰过但未成功的旧信息。推销员每天最多可从“公海”里拿600条。这家机构还引入了“AI呼叫”,只要登录“螳螂教育云”再点下鼠标,骚扰电话就自动通过软件拨出,拨出的电话均为北京地区座机号码。

“加恐”“截杀”流水作业拒接也难脱身

为提高中单率,推销员们还要经过整套话术培训。

在“深海教育”,记者每天跟随“军团”开早会,设计问答,统一话术,经历了包含“开场”“探需”“加恐”“截杀”等八个流程的标准化培训。“加恐”是为了制造焦虑,即强调所推产品有多重要。“截杀”即确定一个截止时间,催消费者赶紧交钱。一般两者配合使用。如遇“暂时没钱”的人,推销员还会不断强调“支持信用卡、花呗支付”。

推销员会将所有被骚扰过的人分类标记:A.意愿强烈,B.需多次回访,R.放弃。但记者查询通话记录发现,多数明确拒绝的人仍会被标记为A。

是谁卖了我们的信息

据“中邦金融”的一位中层人员透露,公司的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银行,特别是曾贷过款的银行客户;二是房地产中介。

调查发现,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程度十分惊人。在“中邦金融”提供的一份含有3146条个人信息的名单上,赫然包含了公民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房本信息等具体内容。像这样的名单,在公司内部微信群中,每天源源不断、快速流转。

“深海教育”一位负责人说,公司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随后,记者在网络上检索“心理咨询师”等关键词,发现弹出内容多为培训广告。“点开这些推广信息后,你的个人信息就可能直接流入培训机构的数据池中。”一位知情的推销员说。

为印证这位推销员的说法,记者以一家少儿培训机构的名义与一家互联网企业就有关方面探讨合作。对方答复,一条个人信息的“进价”约100至150元,具体需求均可定制。“可做推广引流,建立后台,家长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马上就会到您那边。”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房住不炒”后10个变化:居者有其屋 但居者不一定有产权

被称为“地产思想家”的冯仑再出新书,8月18日,由中信出版社主办的《冯仑:买房这些事儿》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冯仑为大家解...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谁卖了我们的信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