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信披的每一个字都事关重大,容不得疏忽和差错,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
新股“乌龙公告”再现江湖。近日,中国通号发布上市公告书之更正公告,对核心技术人员及近亲属持有发行人股份和债券的情况进行更正。具体来看,上市公告书将重名的男性员工“误嫁”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导致信息披露出现瑕疵。
除中国通号外,此前海星股份中签结果公告更正亦引起市场热议。在公告咨询电话部分,安信证券将咨询电话错留为中信建投资本市场部电话号码。根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发布各类更正公告多达1600余份,在信披监管趋严之下,上市公司以及保荐券商等中介机构们实在应该“多长点心”。
监管部门再三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近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就科创板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制作及问询回复相关注意事项向券商下发通知,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质量及信息披露水平。
应该说,上市公司以及保荐券商等中介机构应当对信息披露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负责。正如上交所及证监会一再强调科创板在信披上要做到让投资者“看得懂”,就是避免信披出现让投资者无法理解甚至产生误解的文字内容,从而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全面了解,进而误导市场。
进一步地说,上市公司公告出现人为差错,其实是比“看不懂”更为严重的问题,这首先暴露出相关操作和审核人员的不细心以及对于公告本身应有的重要价值缺乏足够认知,以轻慢态度加以对待。
更重要的是,这些低级错误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公告的市场公信力。当投资者看到这些错漏百出的公告,不仅会对公告本身产生误解,还有可能扩展至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不信任。
此外,“乌龙公告”还容易给人留下人为操作的灰色空间。毕竟,外界很难分清这些错误究竟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类似于雷曼光电紧急发现公司半年报中一季报资产负债表科目数据发生错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错填到交易性金融资产栏位的案例,更触及敏感的财务数据,其所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
此类事件反复出现,反映出不少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在专业素养方面的欠缺,本质上是对信披制度缺乏重视的表现。因此,对于“乌龙公告”,相关各方需要探讨及实施强有力的纠错机制。除了企业和中介机构自查自纠外,监管层有必要适时出手处罚。
今年6月,海印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与合作方共同展开对“非洲猪瘟”防治方面的工作。此后,其项目内容及疫苗情况频受市场质疑。在随后的公告中,海印股份将“疫苗”替换为“防治注射液”,并称为“笔误”。这一笔误在重挫海印股份市值的同时,更招致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案由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遗憾的是,类似于此类处罚显得偏少。因此,对于层出不穷的“乌龙公告”,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需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刊登启事向社会公开道歉。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对于“乌龙公告”进一步加大惩戒力度,如对相关责任人根据其情节予以通报批评、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则追究其刑责,并鼓励因此受到影响的投资者对“乌龙公告”的相关责任主体提起诉讼,追究其民事责任。
只有让所有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都明白,信披的每一个字都事关重大,容不得疏忽和差错,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乌龙公告”现象才会得以根本性扭转。
□毕舸(财经评论人)
新闻推荐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494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8%,涨幅较上月扩大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