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赵阳戈
2005年成立的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热景生物),成功于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7次审议会议中,拿到了科创板的入场券,不过现场却迎来监管层对技术风险的直问。
瞄准体外诊断领域
热景生物注册资本4664.63万元,法定代表人林长青。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主要应用于肝癌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感染等临床医学领域和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疾控应急等公共安全领域。
据热景生物描述,在经过多年技术研发之后,公司构建了以上转发光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基因重组与单克隆抗体技术为核心的研发技术平台,开发了一系列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可应用于全场景的免疫诊断。
其中,上转发光技术率先将稀土元素所构成的上转发光材料(UCP)应用于临床及生物安全领域,并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免疫诊断方法学。磁微粒化学发光作为免疫诊断的国际主流先进技术,热景生物通过持续多年研发投入,掌握了单人份化学发光和高通量化学发光技术,连续开发出小型、中型、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和试剂产品,构建起可满足不同终端用户需求的全场景(POCT现场快速检测、中心实验室自动化高通量检测)免疫诊断平台,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产品涵盖全场景应用的供应商之一。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热景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2亿元、1.42亿元、1.8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879.95万元、3007.23万元、4814.08万元。
根据Renub Research Analysis市场研究和预测,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63.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亿元。热景生物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87亿元,在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占有率约0.44%。另据BIS Research市场研究和预测,2018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约6.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热景生物2018年POCT业务收入1.09亿元,在POCT市场占有率约2.42%。
技术依赖风险明显
说起自己的核心技术,热景生物应该比较自豪。据称,公司在多年发展下,已建立多种先进的企业技术平台,拥有上转发光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基因重组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核心技术。
招股书称,热景生物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已获得授予通知的发明专利,同时还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有14项。据热景生物描述,公司还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科技部“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1项为牵头单位;2项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7项北京市科委项目,2项中关村管委会课题。
不过界面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就在2010年8月12日,热景生物同军科院微生物所签署《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双方约定,军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热景生物以独占方式实施其拥有的两项发明专利权(一种经过表面修饰活化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许可期限为2010年7月31日-2030年7月31日。热景生物每年按照上转发光试剂销售收入规模的2%计算支付专利许可费。
热景生物则在军科院微生物所两项专利技术的独家授权许可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发解决了产业化的核心工艺,成功开发出多种系列化产品。目前,该系列产品已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至2018年,热景生物上转发光试剂产品收入分别为8454.7万元、10090.29万元、10624.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19%、71.01%和56.78%。
虽然上转发光试剂产品在热景生物的收入占比有下降趋势,但占比仍超过一半。由上可见,公司存在重大技术依赖风险。如果专利授权许可期限有效期满又或者提前终止的话,热景生物业绩无疑将遭受重大打击。
通过获得专利授权开发产品的模式,热景生物不止一次使用。2016年及2017年,公司通过普通许可方式分别获得了北京大学所拥有的“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的血液HBVpgRNA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和检测方法"和“核苷酸组合物、试剂盒及其用途"专利使用权。公司在该专利技术基础上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目前相关研发产品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
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7次审议会议中,热景生物也直面着监管层的质问,质问的主题正是技术风险,监管层也要求保荐机构、律师发表结论性意见。
新闻推荐
指数基金有望成为权益类基金发展的重头戏。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内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已超过全市场公募基金...